供應連云港灌云縣高鐵無渣軌道伸縮縫傳力桿先固定再澆鑄?
傳力桿交通荷載的影響
板長分別取 4. 0 、5. 0 、6. 0 m , 板厚 26 cm , 板模量 E c =30 GPa , 地基模量 Es =150 M Pa , 傳力桿模量 210 GPa ,直徑 32 mm ,計算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接觸應力。結果表明 , 板長對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接觸應力分布規律及*大接觸應力值影響不大。因此,只對板長為 5. 0 m 情況時的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應力分布規律進行研究 。圖 3 、4 分別為接縫面受荷板和未受荷板處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的*大主應力、*大剪應力和*大垂直應力分布。圖 3(b) ~(d)中橫軸表示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圓周的角度位置,0°(360°)表示傳力桿底部,180°表示傳力桿頂部,*大壓應力發生在傳力桿底部,*大剪應力發生在傳力桿底部兩側,*大主應力和*大拉應力均發生在傳力桿的兩側;對于受荷板 ,*大壓應力、*大剪應力、*大拉應力均發生在傳力桿頂部或底部, *大主應力發生在底部。應力分布云圖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應力沿圓周的分布規律。由此可見,在接縫面處傳力桿周圍混凝土高剪應力和高支承應力,容易導致與傳力桿相接觸的混凝土的擠碎和拉裂等破壞,增加傳力桿松動量,降低傳遞荷載能力,甚至導致板邊整體碎裂破壞。
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接觸應力
傳力桿直徑為32 mm ,埋入混凝土的長度為22cm 。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各種接觸應力沿傳力桿長度方向的分布規律見圖6 。圖6 中橫軸為離接縫縫隙中心(或傳力桿中點)的距離, 如“0”代表接縫位置,“ - 5”代表傳力桿在受荷板內5 cm的位置處, “5”代表傳力桿在未受荷板內5 cm的位置處。沿著傳力桿長度方向的應力分布規律為:傳力桿與混凝土接觸應力*大值的位置在接縫處,隨著離混凝土接縫處距離的增大,應力值迅速下降,在傳力桿兩端接近為0,在離接縫處約8 cm范圍內, 各種接觸應力值比較大。混凝土板在溫度梯度作用下的翹曲或拱起會導致傳力桿彎曲。除了翹曲或拱起引起板收縮外,在溫度均勻變化作用下板也將產生收縮變形。傳力桿的彎曲限制了板在水平方向的收縮,導致傳力桿與混凝土界面產生附加軸向拉力。在傳力桿兩端產生的附加拉應力見圖 7 。由圖7 可見,同樣在傳力桿兩端產生較高的主應力和剪應力。綜上所述,在接縫處附近和傳力桿兩端,因應力集中可能形成裂紋或破壞, 致使傳力桿松動,傳遞荷載能力下降。4. 0 、6. 0 m 板長的接觸應力沿傳力桿長度的分布規律與5. 0 m 板長的完全相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