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都在移動支付領域走在世界的前列,相對一些國家如今還在使用現金支付的情況,我國已經從掃碼支付步入到“刷臉”的時代。原來還需要依靠手機,但現在已經連手機都不用拿出來。
支付寶作為移動支付領域的先行者,在支付市場有著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雖然也存在像微信支付這類競爭對手,但是支付寶始終處于領跑狀態。根據易觀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份額報告可以看出去年第四季度,支付寶以53.78%份額占比排名第一,騰訊金融以38.87的份額占比第二,其他的一些公司相對較少。
支付寶之所以能夠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這和支付寶的多維場景和服務拓展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得益于支付寶活躍用戶的增長。而刷臉支付在支付寶的多維場景之中則代表著新的未來。
一、“蜻蜓”系列,更新換代
去年12月份,支付寶官方就發布了一款名叫“蜻蜓”的刷臉產品,它的大小就像一盞臺燈,用戶只需對著刷臉機的電子屏幕即可實現刷臉支付,蜻蜓擁有一雙復眼,由1-3萬多個小眼睛構成,可以把局部影像集合到一起,眼睛就看的特別快,就能及時捕捉到蟲子,這或許就是支付寶取名“蜻蜓”的原因吧。
在短短的4個月中,蜻蜓一代已經在全國300個城市落地!并且在刷臉設備推出之后,支付寶團隊加速了對產品的研發。今年4月,“蜻蜓二代”問世。9月,支付寶推出兩款針對商家的刷臉設備——蜻蜓Plus一體機與蜻蜓Extension分體機。
二、“掃碼”到“刷臉”,原因何在?
全球生物識別技術有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聲紋識別以及靜脈識別,其中指紋識別占據*高份額,但是呈現下降的趨勢,而人臉識別技術日漸成熟,占據第二,具有較高發展潛力。
人臉特征是與生俱來的,它的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能夠作為身份識別的依據,且人臉識別的非接觸性(用戶不需要和設備直接接觸就能獲取人臉圖像)和并發性(在實際應用場景下可以進行多個人臉的分揀、判斷及識別)讓其更符合用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