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國預拌混凝土的現狀
二、 預拌混凝土行業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 怎樣做好一個混凝土企業的技術管理代表
一、 我國預拌混凝土的現狀
(1)預拌混凝土還沒有完全普及化應用
(2)混凝土強度等級仍然偏低
(3)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量少
(4)相關技術沒有同步發展
(5)生產工藝和管理技術相對落后
(6) 混凝土的泵送技術相對落后,全國發展也不均衡
(1)預拌混凝土還沒有完全普及化應用
發達國家預拌混凝土的用量一般要占現澆混凝土總量的80%以上,而我國只有上海、北京、廣州、南京、沈陽、大連、常州等幾個少數城市達到60%左右,發展很不均衡,有的地區才剛剛起步,還有的地區預拌混凝土為零,預拌混凝土占混凝土總量的比率全國平均只有3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2)混凝土強度等級仍然偏低
發達國家的混凝土平均強度等級已達到40~50MPa,大量應用了C60、C80混凝土,*高已達到200MPa,而我國混凝土平均強度仍以C30為主,C80~C100的混凝土雖已研制成功,但目前還只在少量的重點工程或重要部位進行了應用,距離實際工程的大量應用尚需一段時間。
(3)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量少
我國對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是從九十年代初期開始,起步較晚,應用范圍雖逐步增加,但由于對混凝土的結構性能和長期性能研究不夠,應用范圍還不夠廣泛。
(4)相關技術沒有同步發展
外加劑、摻合料等關鍵材料的相對落后,制約了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外加劑就材系而言,全國仍以萘系產品為主50%,減水率一般為15~25%,使配制高等級混凝土相對困難,成本加大,亟需升級換代;礦物摻合料缺乏合理的優化復合和疊加效應的綜合利用,沒有形成優質摻合料的商品化供應市場。
(5)生產工藝和管理技術相對落后
我國從事預拌混凝土生產的攪拌站,除少量引進國外成套產品以外,多數為國內配套或自行組裝,自動化程度低,基本上是靠人工控制和組織生產,與國外智能化管理相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單方)勞產率僅為2000 m3/人年,只相當于發達國家的1/4~1/5。
(6)混凝土的泵送技術相對落后,全國發展也不均衡
上海金茂大廈一次泵送高度已達到382.5米,廣州電視塔一次泵送達到400多米,而北京的*大泵送高度只有200多米,其他城市也保持在較低水平,今后應重視混凝土泵送技術的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