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史
廊坊鵬昌建材有限公司擁有15年混凝土纖維研發、生產、出口、配套供應經驗,產品供應覆蓋國內23個省,年出口量2000噸,覆蓋美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32個國家。產品廣泛用于水利水電工程,現澆混凝土和預制構件。市政、公路、橋梁、房建工程,工業化生產預混砂漿等。公司擁有12000平米自主全產業鏈混泥土纖維生產基地;12條綜合化產品生產線,日產量混凝土纖維60噸;可根據工程要求、強度要求、技術要求,提供一站式特種混凝土纖維配套生產服務!鵬昌建材為您提供源頭廠家生產供應優勢、零中間環節、利潤空間可控;物流園直供優勢,物流定時;500噸級不同需求備貨系統,下單立即發貨。
早期,丙烯聚合只能得到低聚合度的紙化產物,屬于非結晶性化合物,無實用價值。1954年,Ziegler和Natta發明了Ziergler-Natta催化劑并制成結晶性聚丙烯,具有較高的立構規整性,稱為全同立構聚丙烯或等規聚丙烯。
這一研究成果在聚合領域中開拓了新的方向,給聚丙烯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和在塑料制品以及纖維生產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1957年,由意大利的Montecatini公司首先實現了聚丙烯的工業化生產。
1958-1960年,該公司又將聚丙烯用于纖維生產,開發商品名為Meraklon的聚丙烯纖維,以后美國和加拿大也相繼開始生產。1964年后,又開發了捆扎用的聚丙烯膜裂纖維,并由薄膜原纖化制成紡織用纖維及地毯用紗等產品。
20世紀70年代,短程紡工藝與設備改進了聚丙烯纖維生產工藝。同期,膨體連續長絲開始用于地毯行業。目前,全球90%的地毯底布和25%的地毯面紗由聚丙烯纖維制得。1980年以后,隨著聚丙烯和制造聚丙烯纖維新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茂金屬催化劑的發明使得聚丙烯樹脂的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由于提高了其立構規整性(等規度可達99.5%),從而大大提高了聚丙烯纖維的內在質量。80年代中期,聚丙烯細特纖維替代了部分棉纖維,用于紡織面料及非織造布。加上一步法BCF紡絲機、空氣變形機與復合紡絲機的發展以及非織造布的出現和迅速發展,聚丙烯纖維在裝飾和產業用方面的用途進一步拓寬。
另外,世界各國對聚丙烯纖維的研究與開發也相當活躍,差別化纖維生產技術的普及和完善,大大擴大了聚丙烯纖維的應用領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