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絲鑲嵌的介紹:
一件精美的花絲鑲嵌工藝品,
往往是多種工藝的結合,制作工序較為復雜,首先要制成胎型,施以花絲、鎪、鏨等工藝,再經燒焊,制成半成品,然后經過酸洗、燒藍(涂以釉料)、鍍金或鍍銀、壓亮、鑲嵌寶石等而成。聯系方式:13110295359 +Vguguocan
花絲鑲嵌包含兩種工藝:花絲是用金、銀做原料,拔成細絲,編結成型;鑲嵌就是把金、銀薄片捶打成形,把珍珠寶石嵌進去,制成裝飾品。整個工藝過程很繁復,首先要制胎,以便造型;再用堆、壘、編、織方法,將花絲成型,加以燒焊;再咬酸(酸洗)后燒藍或鍍金銀,再提亮。這是半成品,半成品上再“鑲寶”(珍珠寶石)。往往還要“點翠”,不是點綴翡翠,而是把翠鳥的綠中閃藍的羽毛,貼在花絲的空白點上(文物市場所賣老首飾,上面的翠藍色,用手一摸,往往掉下絲來,即翠鳥的羽毛)。 
自古帝后的服裝配飾、鳳冠等,就采用翠鳥鳥羽作為裝飾,經歷漫長歲月仍是光澤如新,鮮艷閃亮。點翠使用的翠鳥羽毛,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話稱“大條”,尾部羽毛八根,行話稱“尾條”,故一只翠鳥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約28根羽毛。唐代文學家陳子昂曾為此寫到:“多材信為累,嘆息此珍禽”。1933年,中國*后的點翠工廠終于關閉,原因是翠鳥羽毛已經絕市。
后因保護鳥類及制作工藝過于殘忍而在清末民初由燒藍所取代。
花絲鑲嵌工藝早在春秋時就已有雛形,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唐代的金銀平脫是它的前身,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唐代"羽人飛鳳花鳥紋金銀平脫漆背銅鏡" 為代表。聯系方式:13110295359 +Vguguoc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