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紙幣蒙古包收藏價值高的原因是什么,收購老錢幣、舊紙幣、連體鈔、紀念鈔、金銀幣等藏品,具體價格需要看貨定價,全國各地上門均可回收。
我司資金充裕,收購網點遍布全國各城市,無論您在朝陽、盤錦、濮陽、株洲或柳州等各地,只要想出售第一套紙幣蒙古包、第四套人民幣90版50元、2004年1公斤熊貓金幣、第三套人民幣棗紅一角、2007版熊貓金幣等相關藏品我們都能上門回收!
擴展閱讀:
說到“錢幣收藏”,在西南油氣田南充公管中心石油東路社區有一位“收藏達人”。從70年代后期他便開始收藏錢幣,在他的家里有很多種類的錢幣,如有歷史久遠的古錢幣、銀幣、紅軍幣還有2至5版人民幣、流通紀念幣全套、外匯兌換券、紀念鈔。
這位“收藏達人”就是石油東路社區的退休職工,今年69歲的潘成福老師,退休前他是原南充煉油廠中學的高級語文教師。他現在是南充市錢幣學會的副秘書長、《南充錢幣》雜志的主編。
潘老師家里的寶貝可多了,不僅有秦半兩、漢五銖、開元通寶、順治和康熙詩錢等200多枚古錢幣;有大清龍、袁大頭、帆船、開國紀念、川版等200多枚銀幣;有紅軍銅幣和紅軍銀幣;有1955年至2011年的流通硬幣;有1984年開始發行的流通紀念幣全套,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周年”這枚面值一元的紀念幣現在市場價賣到5000元左右;有外國人和港澳同胞到國內旅游探親時兌換使用的,其中1979年發行的面值50元的外匯兌換券珍貴;還有2至5版人民幣、龍鈔、建國五十周年紀念鈔、奧運鈔,其中奧運鈔當時買成1000元,現在賣到了5000元左右。
算一算收藏至今,潘老師光收藏錢幣就花掉了5萬元左右。他說現在他收藏的這些錢幣全都升值了,但他不會賣,他要將這些收藏品傳給他的女兒,再由女兒傳給下一代,一代一代傳下去多有意義啊!
30多年的集幣生涯,潘老師大的體會就是收藏錢幣可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發展變化。他還有感而發地寫下了《集藏生涯》“集幣卅年彈指間,廣交泉友非等閑。提高學識豐藏品,文化作貢獻”這詩來表達自己收藏錢幣的心得。
潘成福認為收藏錢幣不光是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結合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方面深入研究錢幣文化的內涵,讓錢幣收藏和研究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現實經濟、金融工作服務。從90年代開始,他便深入錢幣研究,先后發表了《淺談人民幣紙幣收藏》、《初探長城幣》、《錢幣上的“周易”文化》等80幾篇研究論文。在此基礎上分別于2007年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