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的基準可分為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兩類:
設計基準:在零件圖上用以確定其它點、線、面位置的基準,稱為設計基準。
工藝基準:零件在加工和裝配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準。工藝基準按用途不同又分為裝配基準、測量基準及定位基準。
A、裝配基準:裝配時用以確定零件在部件或產品中的位置的基準,稱為裝配基準。
B、測量基準:用以檢驗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及位置的基準,稱為測量基準。
C、定位基準:加工時工件定位所用的基準,稱為定位基準。作為定位基準的表面,在第一道工序中只能選擇未加工的毛坯表面,這種定位表面稱粗基準。在以后的各個工序中就可采用已加工表面作為定位基準,這種定位表面稱精基準。
機械加工的加工余量要怎么確定?機械加工余量的大小對于加工速度,質量,成本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要慎重確定機械加工的加工余量。大家都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加工余量也是同樣的道理。加工余量過大,不僅增加機械加工的勞動量、降低生產率,而且增加了材料、刀具和電力的消耗,提高了加工成本;加工余量過小,則既不能消除前道工序的各種表面缺陷和誤差,又不能補償本工序加工時工件的安裝誤差,造成廢品。所以,加工余量要慎重選擇。
精盟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第一,查表法。根據有關手冊提供的加工余量數據,再結合本廠生產實際情況加以修正后確定加工余量。這是各工廠廣泛的,采用的方法。
第二,經驗估計法 。根據工藝人員本身積累的經驗確定余量。一般為了防止余量過小而產生廢品,所估計的余量總是偏大。常用于單件、小批量生產。
第三,分析計算法 。根據理論公式和一定的試驗資料,對影響機械加工余量的各因素進行分析、計算來確定加工余量。這種方法較合理,但需要全面可靠的試驗資料,計算也較復雜。一般只在材料十分貴重或少數大批、大量生產的工廠中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