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梭菌,又名酪酸菌,丁酸梭狀芽抱桿菌,丁酸菌。
丁酸梭菌是1933年由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宮入近治博士首先發現并報告的,因此又名宮入菌。分類歸屬于梭菌
屬,為革蘭氏陽性厭氧桿菌。
丁酸梭菌是一種專性厭氧的革蘭氏陽性芽抱桿菌,其直徑為((0.6-1.2)*(3.0-7.0)um,兩端鈍圓,中間部分輕度膨脹,細菌呈直桿狀或稍有彎曲,單個或成對,短鏈,偶見有絲狀菌體,周身鞭毛,能運動。孢子卵圓,偏心或次端生。丁酸梭菌DNA的G+C含量的摩爾分數為27%一28%。
丁酸梭菌在水產上的應用
在水產上應用于丁酸梭菌可顯著增重,發病率和死亡率下降,顯著減少白便、拖便等現象,有效率90%以上。
隨著養殖水平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抗生素的長期使用造成了耐藥菌株的出現,同時水產養殖中抗生素的使用,導致了抗生素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殘留,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們的健康。宋增福等以丁酸梭菌菌株為試驗組,枯草芽抱桿菌與硫酸鏈霉素作為對照組,采用濾紙片法,研究了丁酸梭菌對引起魚類腸道疾病的病原菌遲緩愛德華氏菌、嗜水氣單胞菌、鰻弧菌的抑制作用。結果表明,丁酸梭菌可以有效抑制這3種病原菌的繁殖,其抑制效果明顯優于硫酸鏈霉素抗生素組(P < 0.05)。潘曉東等在對魷魚腸道上皮細胞(IEC)進行了原代培養,建立魚腸道上皮細胞(IEC)模型,測定了丁酸梭菌的粘附特性,結果表明:丁酸梭菌不僅可以促進鰻魚的生長,改善其腸道的組織形態,而且可以在鰻魚腸道上皮細胞上有效的粘附,粘附率可以達到87.3%,同時丁酸梭菌對細胞損傷較低,是一種可用被應用于水產動物養殖的安全有效的益生菌。
丁酸梭菌的特性,丁酸梭菌的作用與丁酸梭菌的應用,丁酸梭菌——金百合生物更專業。河南金百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份成立,公司一期投資 2.5億元人民幣,占地80畝,擁有液體、固體發酵全套自動化先進設備,液體發酵容積達到100噸,固體發酵體積達到500立方。主要產品為年產1萬噸固態發酵復合酪酸菌微生態飼料添加劑、5000噸高含量復合酪酸菌粉和5000噸益生菌口服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