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綿城市,首先要扭轉觀念。傳統城市建設模式,處處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來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澇,旱澇急轉。
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內容即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是指在場地開發過程中采用源頭、分散式措施維持場地開發前的水文特征。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開發后能保證一定量的徑流量不外排,另外也可通過它來采取滲透、儲存、調節水量,達到削減徑流峰值、延緩峰值時間的作用。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中的措施叫作低影響措施,它主要包括透水路面、雨水花園、綠色屋頂、生態植草溝、下凹式綠地、生態樹池等。
透水路面
它具有很強的透水性,下雨時能較快消除道路、廣場等地的積水現象,當集中降雨時能減輕城市排水設施的負擔,防止河流泛濫和水體污染。另外它能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還原地下水,保持土壤濕度,維護地下水及土壤的生態平衡,又能避免因過度開采地下水而引起地基下沉。
光大生態作為專業透水混凝土材料廠家,有需要可以聯系我們。
雨水花園
也被稱為生物滯留區域,是指在園林綠地中種有樹木或灌木的低洼區域,由樹皮或地被植物作為覆蓋。它通過將雨水滯留下來下滲來補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徑流的洪峰,還可以通過吸附、降解、離子交換和揮發等過程減少污染,是一種生態可持續的雨洪控制和雨水利用設施。
綠色屋頂
也稱種植屋面、屋頂綠化等,指在建構筑物的屋頂、露臺和天臺等處建設的以植物造景為主的景觀形式。綠色屋頂可以依托屋頂植被和土壤基質的保水儲水作用,可減少屋面徑流,緩解城市排水壓力。
生態植草溝
又稱為植被淺溝或生物溝,是指種植植被的景觀性地表溝渠排水系統,主要用于雨水前期處理、雨水輸運。相較于傳統排水模式,植草溝能夠通過植被的滯留、過濾、吸附功能,減緩徑流流速,去除徑流中的污染物,利用彈性的排蓄空間降低雨水對城市排水造成的壓力和污染。
下凹式綠地
是指一種高程低于周圍路面的公共綠地,也稱為低勢綠地。其理念是利用開放空間承接和儲存雨水,達到減少徑流外排的作用,一般來說下凹式綠地對下凹深度有一定要求,而且其土質多未經改良。與植草淺溝相比能承接更多的雨水,且其內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為主。
生態樹池
利用透水混凝土透水透氣的特點鋪裝而成,能很好的防止土壤板結,很好的保持水土的透水透氣性,對于保持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