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不缺少歷史文化沉淀,也不缺少其他藝術品應有的欣賞功能和使用功能,但卻是藝術界公認的“價值洼地”。琉璃藝術品究竟該講究什么?琉璃藝術品收藏家、設計師乃至生產制作商一直在尋找答案。
來歷
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種顏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鉛)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溫下燒制而成的。其色彩琉云璃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關于琉璃藝術的來歷,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從青銅器鑄造時產生的副產品中獲得的,經過提煉加工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顏色多種多樣,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古時由于民間很難得到,所以當時人們甚至把琉璃看得比玉器還要珍貴。按照傳承千年的制作工藝燒制出來的琉璃被稱為“古法琉璃”,琉璃被譽為中國五大名器之首(琉璃、金銀、玉翠、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不過即使是明代很殘缺的工藝依然受到保護,當時的琉璃已不通透,所以也被稱為“藥玉”。
收藏價值
有業內行家指出,一件琉璃藝術品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要看它能否反映琉璃的特質,是不是這件作品最適合用琉璃這種材質來體現。
2、要看作品工藝的精致度。以古法琉璃為例,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藝相當復雜,火里來、水里去,要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當費時,有的光制作時間就要十幾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當中對各個環節的把握相當困難,其火候把握之難更可以說是一半靠技藝一半靠運氣。
實踐證明,僅出爐一項,成品率就只有70%左右。更關鍵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像金銀制品,不行還可以重來。琉璃一旦出現一點點問題,數十天、幾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諸東流。所以世上沒有兩款一模一樣的琉璃,這也決定了具有特殊工藝和藝術特質的古法琉璃,具備了不凡的收藏價值。
3、琉璃的收藏價值還取決于顏色和形狀。琉璃的顏色大多很艷麗,所以顏色也是鑒定琉璃的重要因素。由于琉璃的顏色是通過特殊的配方來實現的,所以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特有的配方和顏色偏好。顏色越鮮亮、透明度越高,收藏價值越高,同時造型以及復雜的工藝,也是決定其收藏價值的重要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