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黑豆干出一個產業,創業五年,做黑豆深加工,做黑豆腐,致富經張玉鵬,跟隨老大,一路打拼,努力吧,我們還年輕!
一顆黑豆帶來的致富之路!
張玉鵬:種黑豆一個是產量高,另外一個是價格也非常好,你比如說黑豆一斤比黃豆最少要高出一元多,甚至要翻一倍。
專家 魏寶東:黑豆主產區主要在咱們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都有一些,但是即使在咱們東北,主要黑豆的地區,現在種植的黑豆也沒有那么多。
相比黃豆,黑豆種植的人少,知道的人少,才有是市場。張玉鵬帶動大家一起種植黑豆。當年10,張玉鵬1000畝的冰葡萄地,一共收上來30多萬斤黑豆,光是收購這些黑豆,張玉鵬就花了100多萬元。然而,當張玉鵬開始賣黑豆了 ,卻發現市場上黑豆的需求有限,按這個速度賣下去,每年收上來的黑豆只能賣出十分之一不到,但為了冰葡萄不被凍死,每年還必須繼續種植。經過深思熟慮,張玉鵬決定搞黑豆深加工。搞深加工不僅消耗大量黑豆,還增加了黑豆的附加值。
張玉鵬開始尋找新的方法。
2017年7月11日,張玉鵬的第一個豆漿店在遼寧丹東開業,他想用黑豆漿先讓顧客了解黑豆制品。
豆漿店員工 張愛陽:(顧客)也會問,問(豆漿)為什么是綠色的,然后我們就給他解釋一下,在售賣的時候我們有黑豆的樣品。
盡管每天能賣400多元錢豆漿,但這并不是張玉鵬的目的。用鹵水點豆漿,就能做出豆腐。賣黑豆腐,才是張玉鵬真正的財富計劃。那么,他咋又想起做豆腐呢?
張玉鵬的母親是做豆腐的,做了三十多年,張玉鵬想學習母親,并把這個李傳芳黑豆腐傳承下去。
做豆腐賺的是辛苦錢,利潤薄。但是市場需求很大。以火鍋店為突破口,張玉鵬邁出了進入餐飲市場的第一步,一家火鍋店每天就能消耗100斤黑豆腐。他很興奮,又成立了銷售黑豆腐的公司,并在墻上掛了一張母親的照片。
張玉鵬:傳承,我母親做豆腐做了三十年,然后傳承到我這,母親做豆腐做了這么多年,挺不容易的。
張玉鵬決定組織一場活動,他要邀請全市的大廚來進行一場黑豆腐菜肴發明大賽, 借助廚藝比賽,張玉鵬推廣了黑豆腐在當地的知名度,不僅消費者知道了黑豆腐,來參賽的廚師也深入了解了黑豆腐。當地的特色餐廳都找張玉鵬合作,每天光是供應飯店就有三千多斤黑豆腐。
就這樣2018年,張玉鵬靠著黑豆的深加工產品,賣出了3500多萬元,加上冰葡萄酒,總銷售額7000多萬元,并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截止到今天,李傳芳黑豆腐店已經有171家加盟店了,這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