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而言,買方機構目前借“基”入場還有一些考量。一方面,機構人士認為,老基金產品投資科創板的相關細節尚需進一步明確。范宇表示,當前所有投資A股的基金均可投科創板,但在老基金契約中沒有關于科創板方面內容,具體關于老基金參與科創板標準、參與范圍等亦未說明。
另一方面,各買方機構對穩健投資要求較高。“銀行不能承受虧損。銀行之所以對科創板打新感興趣,是因此前A股打新能獲得穩健收益,符合銀行的需求。但保險資金與銀行資金不同,保險資金關注資產配置,除大部分配置固收領域外,也有部分配置權益產品,該部分屬于其風險敞口,能忍受一定程度的波動。因此,保險資金對科創板打新獲得的短期收益興趣不大,更關注科創板的優質標的。保險資金屬于長線資金,產品期限較長,因此負債端久期較長,整體投資仍從長期角度考慮。目前偏穩健的保險資金還是處于觀察狀態。”華南一家基金的相關人士表示。
李強認為:“保險資金一開始投資科創板的力度肯定不會達到此前配置A股的水平,不會太激進,還是要看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質量到底如何。但適當參與是一定的,畢竟科創板代表未來的交易制度,比如公司一上市就可融券、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等,這些都代表著未來A股的改革方向,大家都想參與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