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界看來,包容性有利于科創企業的孵化,可以激勵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扶持高端創新企業的發展。相比于A股其他板塊及新三板而言,更加符合處于快速成長期科技創新型企業特征。
科創企業有其自身的成長路徑和發展規律。因此,需要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上市指標體系,滿足不同模式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財務特征,但已經擁有相關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創企業上市需求。
鑒于此,科創板的制度設計,大幅提升了上市條件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具體看,在市場和財務條件方面,引入“市值”指標,與收入、現金流、凈利潤和研發投入等財務指標進行組合,設置了5套差異化的上市指標;在非財務條件方面,允許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等特殊治理結構的企業上市,并予以必要的規范約束。在相關發行上市標準的把握上,也將考慮科創企業的特點和合理訴求。
盛世投資管理合伙人陳立志認為,放松對財務指標的要求,是科創板相對于以往IPO審核機制的重大突破。不僅放松了對盈利的限制,甚至對于生物醫藥等行業,收入也可以不做要求。這些優化,對于技術研發投入大,研發周期長的行業,是明顯的利好,將有助于提升資本和創業者投身此類項目的熱情,也有利于國內投資者分享此類項目在后期財務增長帶來的回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