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在非居住建筑上的應用十分迅速,并正在向多層居住建筑拓展。非居住建筑以四層以下的門式輕鋼結構為主,跨徑一般大于20m,普遍用在大跨的輕工、電子、倉庫、加工等車間的建造,也有應用在日用的超市、臨時用房、飛機庫等。
輕鋼結構居住建筑一般用于多層(4~6 層)與高度 24m 以下(7~9 層)的高層。通過增設耗能支撐等消能部件,居住輕鋼結構也可用于更高層。居住輕鋼結構多采用由熱軋H 型鋼組成的框架結構,結點采用高強螺栓連接(輔以焊接),樓板多采用壓型鋼板襯底代替模板的鋼筋砼結構,屋面板與外墻多采用集保溫、防水于一體的彩色涂層鋼板,分戶墻多采用防水輕質墻板。
輕鋼住宅抗震性(輕鋼結構抗震性能滿足9級)
輕鋼住宅隔聲性
①墻體隔聲量 ≥45db
②樓板撞擊聲壓≤70db 保溫隔熱 ,根據全球氣候帶要求,外墻、屋面保溫隔熱層厚度可任意變化。
抗風性:抗風荷載可達到12級臺風(1.5KN/㎡)。
輕鋼住宅環保性
可循環鋼材、塑料90%可回收再利用。
介紹:環保性強,可回收利用
輕鋼住宅安全性
永久建筑, 高耐磨鍍鋅防腐層保證結構安全性90年。
輕鋼住宅注解
所謂“輕鋼住宅”,其主要材料是鋼結構框架輔以防火板材、涂料及高分子瀝青瓦等,由于其框架結構以門式鋼架為主,因此,其建筑表現是以門式鋼架為基礎進行衍化。從總體上說,輕鋼住宅以簡捷明快的特點得到社會各界認可。
輕鋼住宅的發展歷程
輕鋼住宅的建造技術是在北美式樣木結構建造技術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經過百年以上的發展,已形成了物理性能優異、空間和形體靈活、易于建造、形式多樣的成熟建造體系。在世界上被譽為人居環境*的北美大陸,有95%以上的低層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商場、學校、辦公樓等均使用木結構或輕鋼結構建造(甚至包括我們的近鄰日本和韓國)。北美木結構和輕鋼結構在整個建筑市場占有絕對優勢。近年來,隨著木材價格的節節攀升,北美輕鋼結構體系的市場發展正以超過30%的增長率快速增長,逐步為市場所廣泛接受。同時在我們的近鄰日本(在日本成為KC體系)和韓國,以及澳大利亞也被大量采用。
總結北美輕鋼結構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原因,可以總結為技術成熟可靠,結構體系靈活利于建設及商業開發,建筑經濟性高,技術先進符合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的潮流幾個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