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述
近幾年來,我國公路、鐵路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曾明確指出,5年建成鐵路3萬公里,高速公路3.5萬公里,其中絕大部分屬于中西部地區開發,因地理位置等因素,其中橋隧的施工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對于施工中的安全問題,尤其是隧道是施工的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目前,我國隧道安全管理技術不夠完善,對安全的重視剛起步沒多久,對危險的識別和處理的方法、措施、管理手段相對陳舊,科學的安全管理缺乏嚴重,事故的多發性依舊令人側目。除了會同業主、設計以及監測單位等多方制定常態化的應急預案外,如何通過更高效更科學的手段去預防或是降低事故發生的危害,就是我們所面臨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隧道行業屬于多事故頻繁的行業因其是施工的特殊性和復雜性,而且隧道事故的發生往往具有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一旦發生事故,造成的后果也通常是比較嚴重的,結合市場以及用戶的反饋,我們推出用物聯網領域內先進的RFID遠距離射頻識別技術,并整合傳感技術、視頻技術、多媒體顯示技術等多領域內的高新技術的智慧施工隧道-隧道安全管理系統(下文統稱“隧道安全管理系統”):
1、 實現人員進出自動登記/定位管理---替代原有進隧道翻牌的制度;(包括人員信息日常管理、進出記錄,定位信息、數據分析,存儲、報表打印等)
2、 實現車輛進出自動管理,包括進出登記,進出計數等;
3、 隧道危險氣體監測,記錄,超閥值報警等;
4、 隧道內外部語音實時通訊,通訊更快捷方便;
5、 24小時視頻監控,可以實現1個月歷史記錄存儲,隨時查看;
6、 LED屏顯示或是電視墻顯示,顯示更形象更專業化;
7、 遠程訪問管理,實時隨地,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均可以查看當前隧道是施工的各安全信息。
總之,隧道安全管理系統是一項集計算機、網絡、通信、RFID、LED及視頻編解碼等多項高新技術的整合產品,有如下特點:
 利用計算機和現代通信網絡。采用網絡(包括PSTN 、DDN、ISDN、LAN/WAN等)化的管理使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和數據、圖形、文字融入管理系統。
 采用RFID智能識別技術,以*前沿的技術*大靈活運用嵌入到系統中,提供系統持久的科技感
 成熟的圖像語音壓縮技術便于傳輸和存貯。壓縮方法附合國際標準,便于系統間互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