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告訴你:為什么學知識不能搶跑?
創建于2005年,是一家專注于青少年全腦潛能開發、腦神經科學訓練的高科技創新教育機構,采用科學的技術和課程激發學生大腦潛能,開啟學生與生俱來的天賦本能,平衡左右腦應用能力,提升專注力、創造力、觀察力、平和力、想象力、執行力和耐力等綜合能力。擁有完整的銷售模式,銷售模式及市場團隊運作非常成熟,集團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擁有三家腦科學研究院,一家商學院,40多家全腦培訓機構和100多家加盟。公司引進及自主研發了《ESP感知思維》、《靈感作文》、《全腦思維腦圖》、《HSP間腦開發》、《腦神經調節訓練》、《全腦天才九啟訓練法》、《全腦學科五步訓練法》、《HPM照相記憶法》、《全腦英語智能學習法》、《QSR量子波動速讀》、《全腦天才速進法》、《右腦心像學習法》、《DNA信息編碼輸入全腦學習法》等十四套全腦訓練課程,也是訓練效果直接明顯的全腦教育機構。
過早學習知識是搶跑,四大危害要知道。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思想的影響下,許多家長在孩子的幼兒時期甚至出生不久就讓孩子接受知識的學習,進行智力的開發,讓孩子早早識字,早早會做算術題,知道英語(課程)單詞。
不過,諾貝爾獎獲得者以他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早學知識,危害多。2013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蘇德霍夫在寧波出席“天一論壇”學術活動時談到,小的時候父親很少教他科學知識。他表示:太小的孩子不該被教授過多的科學知識,不該把孩子訓練成機器人,應該培養他們的獨立思維。從孩子發育與成長的規律而言,有些知識不需要過早學,那樣會影響其他能力的發展。腦科學告訴你,過早學習有哪四大危害?
危害一:早學數學沒用
孩子到5歲以后才能形成抽象的數字概念。有許多家長從孩子三四歲開始就教孩子算數,有些孩子也能很快說出答數,但這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數學知識。一般來說,3歲前的幼兒對數已有籠統的感知,他們能區分明顯的多和少;3—5歲的孩子在點數實物后能說出總數,并能按成人說出的數取相應數量的物體;5歲以后的幼兒才能認識到數不因實物的變化而改變,形成了數的“守恒”。
心理學實驗證明,只有到5歲之后,孩子才能脫離實物的支持,進行小數目的加減運算,并學會100以內的數數。一旦孩子發展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對數和理解與運算就會變得簡單,并且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