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桿基礎樁業務
鋼管桿較常用的基礎形式有3 種: 臺階式基礎、鉆孔灌注樁基礎和預制樁基礎。
臺階式基礎用于開挖比較容易的地區。選用這種基礎時, 一般在現場附近應具有砂、石、水的地區, 并可根據節約混凝土用量, 降低造價的原則合理選定混凝土或普通鋼筋混凝土基礎。
鉆孔灌注樁基礎適用地質條件較差的地基,它是一種深基礎的型式。如桿塔位于跨河地段的淤泥、泥沙等軟弱地基而且在技術經濟上使用淺基礎不合理時, 可考慮使用。
預制樁基礎包括鋼樁及混凝土樁, 適用于鉆孔、掏挖均難以成型且承載力很低的地基情況。
基礎的形式應根據線路沿線的地形、地質、材料來源、施工條件和桿塔形式等因素綜合確定。
對于新建線路,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 多采用臺階式基礎,造價相對低廉。
而對于許多處于城區的線路改造來說, 老線路由于多年的負荷發展和地理位置限制, 線路改變路徑及改變電桿桿位相當困難, 并且由于保障供電, 要求改造停電時間盡量短, 此時宜采用鋼樁基礎。
首先鋼樁基礎不需要養護, 將基礎打下去后即可直接立桿, 大大縮短了工期, 加快了工程進度;
其次采用鋼樁基礎占地面積小, 可以把對城區的路面硬化、綠化及地下管線等的影響降到*低, 有效的兼顧了各方面的利益。
如果采用常規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其開挖的基礎坑會造成安全隱患, 需要有人看護和設立警示標志, 而鋼樁基礎則不需要, 節約了人力、物力。但鋼樁基礎對地質條件及打樁工藝要求較高, 如地下土質情況不均勻或是施工質量不高, 鋼桿的角度和預偏均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鋼管桿與基礎的連接大多采用地腳螺栓形式和法蘭式2種, 這兩者的特點是鋼桿可重復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