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蘚糖醇是一種低熱量甜味劑,具有熱值低、結晶性好、口感好、無致齲性、對糖尿病人安全等特點,食用后血糖不升高、口感清涼是其獨特點。
赤蘚糖醇是一種采用生物技術生產的新型發酵型低熱量甜味劑,1999年6月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批準赤蘚糖醇作為食用甜味劑,且無需規定ADI值。目前,赤蘚糖醇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韓國、墨西哥等國已用于食品生產。2007年6月19日我國衛生部公告批準赤蘚糖醇作為甜味劑應用于口香糖、固體飲料、調制乳等食品中。
赤蘚糖醇的生物學特性
1 低能量值
赤蘚糖醇分子能量值為1.67kJ/g,而木糖醇11.7 kJ/g,異麥芽酮糖醇8.36KJ/g,蔗糖16.72 kJ/g,故其熱量值僅為蔗糖10%左右。同時由于赤蘚糖醇分子小,被動擴散容易被小腸吸收,80%的赤蘚糖醇可以進入血液循環,被人體吸收后的赤蘚糖醇分子不能被機體內的酶系統分解,不為機體提供熱量,不參與糖代謝引起血糖變化,只能透過腎臟從血液濾出,隨尿液從人體排出。實驗表明,一次性攝人赤蘚糖醇25g,3h內有40%從尿液中排出,大約在24h內,有80%從尿液中排出,尿液總排出量達90%以上,沒有被小腸攝入的20%赤蘚糖醇進入大腸后,腸道細菌發酵成不飽和脂肪酸被機體利用的不到50%。因此被攝人赤蘚糖醇中只有5%~10%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故赤蘚糖醇的實際能量值僅為0.84KJ/g,是所有多元糖醇甜昧劑中能量*低的一種,也被稱為“零”熱值配料。
2 高耐受性,無毒副作用
赤蘚糖醇的生物耐受性好,安全無毒,動物和臨床實驗中不會導致腹瀉的山梨糖醇*大單次劑量是0.24g/kg體重,而赤蘚糖醇為0.80 g/kg體重,是木糖醇、麥芽糖醇、異麥芽糖醇和乳糖醇的2~3倍,甘露醇的3~4倍,與其他多元糖醇相比,赤蘚糖醇在人體內的*大耐受量為50g/d。這是因為絕大部分赤蘚糖醇能被小腸吸收,避免了高濃度碳水化合物不吸收引起的腸道內高滲現象,防止腹瀉出現,也避免了不吸收物質在腸道細菌發酵中產生大量揮發性物質使腸胃脹氣的副作用。實驗還表明,赤蘚糖醇無致畸毒性,不影響生殖和發育,不引起染色體變異,不致癌變,也不刺激腫瘤生長。
3 抗齲齒性
赤蘚糖醇不被人口腔中變形鏈球菌利用,變形鏈球菌屬于產酸細菌,它與食物成分中的碳水化合物作用時產生酸性物質,特別是含蔗糖豐富食物,細菌利用這些糖類可加速繁殖,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葡萄糖在口腔中8h,口腔pH值會降至5)。酸性物質與牙釉質發生反應,使牙表面脫鈣、軟化,出現了牙洞,引起齲齒,但由于赤蘚糖醇不被這類微生物分解為酸性物質,同時還對口腔病原細菌有抑制作用,因此能起到護齒作用,具有抗齲齒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