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20世紀初就開始引入西門塔爾牛,到1981年我國已有純種該牛3000余頭,雜交種50余萬頭。西門塔爾牛改良各地的黃牛,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山西省畜牧局牛羊養殖基地實驗證明,西雜一代牛的初生重為33千克,本地牛僅為23千克;平均日增重,雜種牛6月齡為608.09克,18月齡為519.9克,本地牛相應為368.85克和343.24克;6月齡和18月齡體重,雜種牛分別為144.28千克和317.38千克,而本地牛相應為90.13千克和210.75千克。在產奶性能上,從全國商品牛基地縣的統計資料來看,207天的泌乳量,西雜一代為1818千克,西雜二代為2121.5 千克,西雜三代為2230.5千克。
評價與展望
西門塔爾牛早在二十世紀初就參與我國三河牛的形成。建國以來,我國從五十年代有計劃地引進西門塔爾牛,經40多年的繁育對比,尤其在乳、肉生產性能和役用性能方面,發現西門塔爾牛在較大范圍內有良好效果。 西門塔爾牛的產乳潛力很大,目前尚未得到正常的發揮,如果擴大純種繁育,對鞏固乳品基地有極大好處。在東北、西北和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及內地某些山區將可發展成純種繁育體系。在農區,對乳肉、乳役兼用牛的培育已在山西、浙江等省取得明顯效果,一代雜種在農區利用作物秸稈的情況下,一天可擠乳3.15kg。在飼草條件不夠充足的地區,雜交代數不宜過高,雜交體系將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防疫保健
西門塔爾牛的防疫保健,西門塔爾易地育肥的特點之一,是架子肉牛的流動性大,幾百千米,幾千千米距離當今公路交通條件下,1~2天內便可到達。西門塔爾牛易地育肥技術的推廣打破了原業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經營及省,地,縣的西門塔爾牛養殖格局。大大促進了我國肉牛飼養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我國肉牛養殖的飼養水平。架子肉牛的流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感染有害病菌的機會也增加了。因此,要十分重視和做好架子肉牛的防病保健。才能確保架子肉牛易地育肥的健康發展。 提高西門塔爾的飼養效益的重要技術措施是實施現代化的肉牛育肥技術,如高密度飼養,圍欄育肥,自由采食與自由飲水等,每一頭西門塔爾牛占有的圍欄面積僅4平方米左右。在這樣的密集的環境條件下,如何使西門塔爾牛少生病。不生病。只有加大力度做好育肥肉牛的防病保健,,才能確保育肥肉牛健康生長。
在*短暫的時間里,獲得*高的肉牛養殖效益。這是肉牛養殖戶的*大心愿。育肥肉牛沒有健康壯實的身體很難達到肉牛養殖者的期盼的要求。只有主動做好育肥肉牛的防疫保健,才能確保較高的西門塔爾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