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瓷器鑒賞的方法
瓷器鑒賞,不能只看一點,要全面分析。要了解當時的歷史、當時的工藝、造型等等。
具體順序大約如下:先看整體造型。再看底足工藝。再看繪畫手法。
*后看細節和個別技法。把握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念。切勿拿著放大鏡,對著某個氣泡或裂紋亂看。
說學瓷器,不看,不摸,肯定不行。那么這里我們不能摸,就只能看看了。先看一個款,叫必定如意款。大家可要記住名字和來源哦。必定如意就是分三部分,*當中,一根長長的、豎條的是筆,代表“必”,那么那個橫過來的,大家一猜就知道,是銀子、銀元寶,代表”定“(銀定),而元寶左邊兩個蘑菇樣的東西,是靈芝,代表如意。所以合起來,就是必定如意。
10:宋瓷五大窯
汝窯:
汝窯是受越窯影響較大的青瓷窯。胎骨一般都為灰色但有深淺之分,胎有厚有薄,非常堅密,瓷釉光潤,一般是天青色和藍灰色,都布滿極為細碎開片紋,施釉薄而均勻。造型大多仿青銅器形式,古樸,一般都是支釘燒法,傳世器物極其少見。
官窯:
分北宋官窯(河南省開封市)和南宋官窯(浙江省杭州),北宋官窯和汝窯一樣,創建宋徽宗元年創建。胎制精細而堅密,胎骨一般是灰色,有深淺之分,釉面光潤,有天青色、粉青色、翠青色等。支釘燒法,器物裹足釉,瓶類器物底足比其他窯要高一點,傳世極少。南宋官窯有兩座,“內窯”和“郊壇下官窯”,南宋官窯是統稱,胎壁比北宋官窯稍薄一些,胎質比較差,雜質較多,釉天青色、粉青色、翠青色,釉面大都有淺黃色開片紋。紫口鐵足是特點,造型仿青銅器形式,不如北宋古樸渾厚
哥窯:
浙江省龍泉縣有章氏2兄弟,哥哥主持的瓷窯叫哥窯,弟弟主持的瓷窯稱弟窯,又稱龍泉窯。哥窯遺址尚未發現,胎骨顏色為深紫灰色,釉比較厚,且細膩,有油光感,釉面上布滿細碎開片紋,金絲鐵線特征,繼續仿青銅器形式,還有一些新品種
定窯:
瓷胎堅密,胎骨比較薄,常見釉色為白色,也有少量黑色釉、醬色、紫色釉等。釉質堅密、光潤。造型精細規整常有大尺寸產品,采用覆燒法
鈞窯:
著名青瓷窯,大部分供民間使用。瓷胎堅密、精細,顏色為灰色,胎骨比較厚,釉以天青色為主,其次還有白色等,施釉一般比較厚。一般用正燒法燒造,圈足無釉,器物造型繁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