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硒食用菌的優勢
大部分食用菌都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對其進行富硒培養,生產出的食用菌將兼具自身和硒的優良效用,成為保持人體健康的高效農產品。大量研究還表明,食用菌通過富硒栽培后,其自身藥用活性物質水平呈現增高。如,趙雷等研究發現硒可以明顯提高靈芝中多糖、蛋白質以及氨基酸的含量,但并不改變靈芝蛋白質的分布和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組成配比,銅和鉬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量的增加。孫娟等發現硒還可以同時提高菌絲體的靈芝多糖和靈芝酸含量,添加40 mg/L亞硒酸鈉培養,靈芝多糖含量比對照提高42.3%,靈芝酸含量比對照提高10.6%。在富硒培養對金針菇、茶樹菇等食用菌的影響研究中,硒不僅能夠縮短金針菇的生長周期,而且能夠增加其生物量;硒能促進茶樹菇菌絲多糖及維生素C含量的提高、脂肪含量下降。
2、富硒食用菌的功效
食用菌中的硒是以硒多糖、硒蛋白及硒核酸為主要存在形式。硒多糖及硒蛋白均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病毒、增強動物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其中硒多糖能夠抵抗其他金屬中毒,而硒蛋白參與構成硒酶的活性中心,能夠維護肌肉正常功能,參與炎癥調節,預防老年癡呆、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等癥。硒核酸(Se-tRNA)則主要是對某些信使核糖核酸(mRNA)翻譯蛋白質的過程有特定的促進作用,從而調節生物整體代謝。目前市場上已有大量富硒多糖、富硒蛋白、富硒核酸類食品、保健品及藥品,對人體健康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3、食用菌富硒的栽培
3.1、食用菌富硒栽培的多種方式
目前,國內外已對多種食用菌進行了富硒栽培研究及生產,諸如:金針菇、平菇、靈芝、猴頭菇、木耳、香菇、茶樹菇、秀珍菇、雞腿菇等。由于不同食用菌對硒的耐受力和富集力不同且差異較大,所以在生產中常常根據品種的特性進行硒的添加。通過綜合考慮硒的添加方式、生產方式、添加量、菌體(絲)產量、富集力、回收率、生產成本和安全性,來確定具體菇種的生產方式。
常見的硒的添加方式有:有機硒肥實現轉化或以天然富硒原料(雜木、麩皮)作為培養料進行栽培。后者是目前的研究熱點所在,尤其是在富硒地域利用天然的富硒原料、土壤、水進行栽培,具有可持續性、自然特性好、成本低的特點。如:利用富硒大豆進行靈芝菌液發酵;利用富硒原料對香菇、平菇、姬菇進行栽培研究,發現栽培基質含硒量與栽培所得食用菌含硒量成正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