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專家古董瓷器哪里鑒定權威專業
清代瓷器特點一、胎體
清朝生產的瓷器中琢器類一般胎體厚薄適中,圓器類胎體有厚的也有薄的。康熙時期瓷器胎質細密堅韌
,胎體較重;雍正時期胎體細潤、輕薄,白度較高;道光以后的瓷器胎質較粗,胎體笨重。相比明代瓷
器,清代琢器露胎處沒有火石紅色斑,腹、頸連接處沒有粘連痕跡。
清代瓷器特點二、釉面
相比明代瓷器釉面的厚潤、瑩亮,清代瓷器釉面稀薄,顏色呈現青白色。其中順治、康熙時期,釉面細
膩平整,胎釉結合緊密,釉色呈現青白、粉白、 醬白、硬亮青等顏色;雍正瓷器釉面細臼瑩潤,并伴有
橘皮皺紋;乾隆瓷器釉面平整,釉色白中泛青;嘉慶、道光以后瓷器為波浪釉;晚清時期,瓷器釉層稀薄
,釉質疏松。
清代瓷器特點三、紋飾
清朝瓷器紋飾受到同時期繪畫的影響,民窯瓷器寫意寫實并存,用筆豪放,官窯瓷器圖案趨于規范化,
用筆工整,注重細節,構圖繁縟。早期紋飾中的山水、樹木多采用斧劈簸,并加鍍點,古裝仕在高警秀
麗,柔細的花繪采用沒骨畫法。晚期紋飾中人物形象面部無神,鼻部隆大;而龍紋形象有方頭大額,有
正肅蒼勁,也有纖柔細身的,其中龍頭為猶如獅子頭的,其較多龍發,龍身粗笨,龍腳明顯突出,立體
感強,龍爪一般有四爪或五爪,形同雞爪。
清代瓷器制作工藝受到西方繪畫藝術的影響,因此瓷器紋飾融入了西方繪畫風格,如琺瑯彩瓷和一些出
口瓷器上的紋飾經常繪有西洋人物、樓房、船、狗等,充滿西方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