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瓷器特征廈門瓷器交易
“從青釉的發展來看,在清三代時期是較為盛行的,康、雍、乾三代的青釉數量較多,從保存至今的文
物來看,制作都非常精美。康熙時期主要品種為冬青釉,所謂的冬青釉,是指青中帶黃的青釉,清代冬
青釉以康熙朝為佳,色比豆青淺,釉薄而堅,肥潤無開片,器里器外均為一色冬青釉。但康熙時期也有
少量的粉青釉和豆青釉。雍正時期青釉以粉青為主,粉青是一種類似于鴨蛋青的顏色。雍正時期,中國
的青瓷制造達到了高峰,其器型優美,胎質潔白細膩,釉質瑩潤,純凈無暇,整體風格古樸素雅。粉青
釉相較于其他色彩的青釉價值更高一些,這是因為一般粉青瓷器胎質相對更細膩,釉色也更細潤精美。
除此之外,雍正時期也有少量的冬青釉與豆青釉。乾隆時期的青釉以豆青釉為主,也有少量的粉青與冬
青釉出現。也就是每個時期都有一個主要的青釉品種,其他青釉輔之。乾隆之后的清朝歷代基本延續乾
隆時期的青釉制作風格。”李宗揚首先對“清三代”青釉瓷器做了知識梳理。
稀缺品種市場受寵,古董收藏家需要擦亮眼
青釉作為單色釉的一種,屬于中國“雅文化”的代表,青釉沒有彩瓷的華麗與繁復,所以在講求絢麗的
清代,其價格一直處于較低水平。最近幾年從各大拍賣場的成交結果來看,青釉在關注度方面得到了提
高,不斷出現拍賣天價。青釉追求的簡約風格并不意味制作簡單,因為沒有過多的裝飾,所以在胎質、
釉色上要求更高,這樣制作難度反而增加。追求簡約使得青釉中帶有裝飾性的作品不多見,帶有雕花紋
樣的青釉瓷器因為屬于市場上的稀缺品種價格自然會高。
相較于“清三代” 其他種類的瓷器,青釉的市場潛力較大。“清三代”青釉瓷器中以康熙時期最為精細
,其代表冬青釉釉色純正,胎質細膩,堪稱上品,但康熙時期的青釉存量稀少,市場上容易出現贗品。
雍正時期與乾隆時期的瓷器也以精細著稱,官窯瓷器,器型規整,釉質均勻,不可多得 。目前單色釉整
體的鑒定較為困難,很多方面難以下結論,因此,收藏時定要擦亮眼睛,建議藏家先掌握部分瓷器知識
,再去談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