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園區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緊密圍繞當地的自然條件、行業優勢和區位優勢,進行環保產業園區的設計和運行;(2)通過園區內各單元間的副產物和廢物交換、能量和廢水的梯級利用以及基礎設施的共享,實現資源利用的合理化和廢物排放的合理化;
(3)通過現代化管理手段、政策手段以及新技術(如信息共享、節水、能源利用、再循環和再使用、環境監測和可持續交通技術)的采用,保證園區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4)通過園區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運行,企業、園區和整個社區的環境狀況得到持續改進。
2、園區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具有行業特點的生態工業園區,例如廣西貴港國家生態工業(糖業)示范園區;(2)具有區域特點的國家環保產業園區,例如對現有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改造的生態工業園區。
此外,按照當前的建設狀態和園區單元間聯系程度的不同,生態工業園區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①已具有較好生態工業雛形的工業區域或園區。建設重點是在完善已有的生態工業鏈的基礎上,形成穩定的生態工業網。
②尚未建成或尚不具有規模的園區。建設重點是以生態工業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建設一個新的工業園區。
③門類較多、企業數量大的工業區域或園區(如我國的大批國家和地方級的科技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重點是在這些園區中引進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理念,采用生命周期觀點和生態設計方法,使產品生命周期中資源消耗最少、廢物產生最小、易于拆卸回收,由此優化產品結構,并合理構建和完善產品鏈,從而提高資源效率,降低環境排放,為園區尋找新的增長點,促進園區的持續發展。
④虛擬園區。其園區企業在地理上分散,但仍然組成一個生態工業系統。建設重點是從廢物循環利用、資源梯級利用入手,遵循市場價值規律,規劃建設生態工業網絡,建立企業間穩定、持久的物質和能量流動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