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瑯彩專家鑒定,價值多少,怎么出手
深圳觀古國際 余總 1 5 7 6 6 9 1 2 0 4 4
瓷胎畫琺瑯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具特色,釉上彩瓷中*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復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集中西風韻于一身,畫盡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乾隆琺瑯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琺瑯彩瓷中*為精美的巔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園罐是其代表。
琺瑯英文名叫“enamel”,在南方俗稱“‌‌燒青”,在北方俗稱“燒藍”,主要分為:畫琺瑯、內填琺瑯、掐絲琺瑯三種。掐絲琺瑯在中國也叫作 “景泰藍”。這三種琺瑯中,工藝難度及級別*高的當屬畫琺瑯,琺瑯表中的琺瑯彩基本上是畫琺瑯。
琺瑯制品是使用金、銀、銅等金屬制胎,采用石英、長石、硼砂等礦物質配制成的琺瑯釉料細磨成粉狀顏料,在金屬胎上繪彩部分(俗稱開光部分)精細手繪事先設計好的圖畫,然后至入高溫窯爐中經800度爐火反復多次高溫燒結,*后出爐一件精美的琺瑯藝術品。琺瑯色彩非常絢麗,具有寶石般的光澤和質感,耐腐蝕、耐磨損、耐高溫,防水防潮,堅硬固實,不老化不變質,歷經千年而光色不變。可以說琺瑯在珠寶中的表現力是*強的,形、色、光俱佳,且永不褪色,歷久彌新!既實用、又保值。不愧是珠寶中的一株奇葩!明清時的琺瑯器及當時從歐洲進口的琺瑯表,已歷經數百年,如今看去仍然光色如新,瑰麗無比!
畫琺瑯工藝起源于西歐法國,于清朝康熙年間由歐洲商人及傳教士經廣東傳入中國,*早在廣東制造,俗稱“燒青”或“廣琺瑯”。這種異常精美的工藝一進入中國便受到皇帝及大臣的喜愛與重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宮及廣東兩地設立琺瑯作坊,并多次從廣東選送優秀畫琺瑯工匠進京效力,大量生產。所作琺瑯制品皆供皇室享用。
LOT號 拍品名稱 成交價(萬) 拍賣日期
1309 清乾隆 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 15,132.00萬 2006-11-28
2123 清乾隆 御制琺瑯彩「祥云瑞蝠“開光式” 14,066.00萬 2010-10-07
四季花卉“圖紙搥瓶
0401 清乾隆 琺瑯彩人物紋膽瓶 13,800.00萬 2013-10-27
0188 清乾隆 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 11,548.00萬 2005-10-23
雞圖雙耳瓶
0417 清雍正 琺瑯彩三陽開泰筆 9,890.00萬 2013-10-27
0403 清乾隆 琺瑯彩西洋人物紋 9,775.00萬 2013-10-27
清康熙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