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陽 貓捉老鼠的游戲:浪費的是時間,損失的是機會成本
在組織部門工作10年,研究的最多的是領導藝術和領導方式,每一種領導方式的利弊、對團隊成長的引領和工作成效的影響也大致了解和把握,“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做事之前,我們要問問自己,要“上”?要“中”?還是要“下”?取“上”者,要求領導方式偏向“集權型”,取“中”者,領導方式往往偏“分權型”,取“下”者,領導方式通常呈現“均權型”。或許沒有哪一個領導會主動取“下”,但極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在團隊中固化形成了“均權型團隊”,團隊的整體績效被動取“下”。人們接收新生事物是有一個過程的,前瞻和引領方向的事物往往并不會在第一時間被所有人認可,但是個體,可以是一家企業,或是一個區域,要發展,一定是戰略現行,定戰略是第一步的,而戰略往往是前瞻的,最理想的是能看到5年后、10年后,甚至30、50年后戰略定了,才是戰術、才是執行。
中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提倡中庸之道,被許多人曲解,也被許多人推崇,“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對做事而言,中庸之道確是不可取。“一句話把人說的跳起來,一句話把人說的笑起來”,這是指的語言藝術,絕不是領導藝術,領導者必須心如明鏡,隨時“心中有一把尺”,是與非,對與錯,是斬釘截鐵的態度、是不留余地的表態,但這種“態度”和“表態”外化為語言和肢體動作時,可以是詼諧幽默的,還可以是微風細雨的……在和諧中體現力度,在散亂中聚焦目標,而后,說了辦,定了干,抓落實,出成效。一個團隊由若干個工作組形成,組織架構運行中,核心的目標必須是聚焦的,什么是要的,什么是不要的,必須非常清晰明朗。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沒有聚焦的目標,團隊執行路徑多元化、長尾化,結果可想而知。
做事千萬不能打太極,目標會散,團隊會散,失去的是機會,浪費的是時間,成本太高了。說到這,要感謝一下工作這么多年來沉淀在我身邊的合作伙伴、朋友和同事們,直率是件好事,可好事未必所有人都喜歡,感謝身邊的朋友們對我直率的包容。這么多年工作中,一直堅持著所有合作伙伴的合作意向,是不是想要的,第一時間反饋,絕不浪費彼此的時間;所有的朋友,必真誠相待,以心換心;工作的團隊,一定是將調研和研判前置、將思想統一前置,通過建立常態化的協調機制強化溝通、強化執行、強化目標落地。“人”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撐的,正確的戰略到落地靠的是團隊齊心合力的努力,在過程中,只要方向和路徑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