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縣是貧困山區,山水環繞,土地肥沃,遠離污染,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農業立體氣候明顯,種出的紅薯口感好,營養高。紅薯粉條就來源于自己種植的紅薯,紅薯粉條和紅薯淀粉深受京津及周邊地區消費者的喜愛。
在唐縣 難得的是,無農藥方式種植的紅薯;難得的是,紅薯加工成淀粉的無添加;難得的是,堅持傳統工藝做的紅薯粉條
紅薯出粉率很低,7斤左右紅薯出一斤粉。這樣的比例決定了市場流通的純正紅薯粉條較少,尤其是人工制作的粉條更是稀少。
淳樸的唐堯匠人,一直堅持用本地的紅薯作為主原料,歷經起薯、運薯、歇薯、洗薯、制粉(制成紅薯粉)、打芡、和面、漏粉、撈粉、冷卻、晾曬等繁雜的工序,亮晶晶的條就這么出來了,晶瑩剔透非常誘人。
這款傳統手工工藝制作的唐堯山下紅薯粉條有好吃爽口、粉味純正、筋道耐煮、營養豐富等特點,并且不加任何增白劑、防腐劑、食品膠之類的添加劑,是天然的農家產品。
“唐堯山下粉條除了無添加、綠色天然外,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叫做‘扶貧粉條’,別小看這些細細的粉條,將來會變成送給貧困戶的‘金條’。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用純紅薯粉制作“良心粉條”,讓人們的餐桌上多一道放心菜。然而,純紅薯粉條真正賣起來,現實并不像想象的那樣。因為完全采用純紅薯粉制作,生產的粉條成本過高,在低價競爭中難以招架,造成粉條大量滯銷。老農精心制作的紅薯粉條卻遇冷,讓他倍感失落,上千斤紅薯粉條才賣出一小部分,誰能幫幫老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