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中當場地內存在較為軟弱的土層時,為了增強基坑支護體系的穩定性、控制周邊圍護結構的變形、給現場施工和土方開挖創造條件,可以考慮進行基坑土體加固。基坑土體加固主要指在基坑開挖施工期間發揮作用的臨時性地基處理,意在改善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能、提高被動區土體抗力、減小基坑支護結構的變形或增強基坑的穩定性。基坑土體加固通常采用攪拌樁、高壓旋噴樁、注漿、降水等方法。基坑工程中應根據場地地質條件、周邊環境的變形控制要求以及土方開挖的方式等情況,進行基坑土體加固的設計。
按照土體加固的用途不同主要劃分為以下幾類:
1. 基坑周邊被動區土體加固
在軟土地基中,當周邊環境保護要求較高時,基坑工程前宜對被動區土體進行加固處理,以便提高被動區土體抗力,減少基坑開挖過程中圍護結構的變形。采用墩式加固時,土體加固一般多布置在基坑周邊陽角位置或跨中區域;必要時,也可以考慮采用抽條加固或滿堂加固。加固體的深度范圍應從第二道支撐底至開挖面以下一定深度(上海地區的經驗一般為開挖面以下 4m),考慮地表有施工機械運行需要時,也可以采用低水泥摻量加固到地面。
通常采用雙軸水泥土攪拌樁或三軸水泥土攪拌樁進行被動區土體加固。根據加固深度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加固工藝,上海地區雙軸水泥土攪拌樁的加固深度一般控制在 18m 以內;加固深度超過 18m 時,采用三軸水泥土攪拌樁。采用水泥土攪拌樁重力式擋墻作為周邊圍護結構時,被動區土體加固應與重力式擋墻相互搭接,一起施工;
2. 場地內有浜土或淤泥質土等極軟弱土層分布
當場地周邊存在極軟弱的浜土和淤泥質土等地層時,應結合其分布特點對相應區域的土體進行加固。其一,當軟弱土層影響基坑周邊圍護結構施工時,應預先加固處理,避免影響支護結構的施工質量;其二,在采用放坡、水泥土攪拌樁重力式擋墻或土釘墻等支護形式的無內支撐的基坑工程中,當軟弱土層位于基坑周邊區域時,容易出現土體滑動威脅基坑工程安全,應對該區域進行土體加固或換填增強邊坡穩定性。如圖 2.6-3 所示采用不同支護形式的基坑工程中,基坑周邊有部分暗浜分布,為避免浜體影響支護體系的穩定性,采用水泥土攪拌樁對暗浜進行了低摻量的加固,在需要設置水泥土攪拌樁重力式擋墻時,暗浜范圍的水泥摻量需要適當提高。
當軟弱土層位于基坑周邊開挖范圍內時,由于其多呈現流塑~軟塑狀態,且土體滲透性較差,疏干降水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