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能切實滿足農村市場需求的高xiao率、低成本、規;藴驶⑿畔⒒、規范化的農村物流體系,以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所在。
物流助力鄉村振興
2017年12月18—2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8項重點工作。其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而推進農村物流發展對于促進農產品流通,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至關重要。
在政策引導下,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與物流相配套的道路、倉儲、運輸、冷鏈設施等建設初具規模;農村物流運營模式不斷創新,相關行業企業不斷創新發展,逐步在探索適合本企業特點、適用本區域行業產業特色的農村物流運作模式,如湖南瀏陽供銷合作社的瀏通天下、茶陵縣的廣和物流、平江縣的廠家網、安化縣的廣聚電商等。此外,幫扶“三農”日益深化,各級政府頒布一系列文件提供充裕的財政資金扶持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有效供給明顯不足
然而,從總體上來看,農村物流體系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最為突出的表現是有效供給不足,與社會所需求的高xiao率、低成本,且對精準扶貧起支撐作用的標準化、規范化、規;⑿畔⒒默F代化物流體系不相稱,導致農村物流成本過高、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有:
一是小規模與分散化的農戶經營,對農村物流規;c標準化運作產生了客觀限制,使得規模效應難以發揮。這也導致了農產品物流多批次、多頻次、小規模。
二是政府對農村物流體系缺乏在資源整合和共享層面的統籌規劃,導致資源形成與利用效率不高。行業主管部門之間、各主體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還處于初級階段,物流資源整合的具體運作和流程再造,以及科學合理的物流業績評價標準的制定等相關工作仍未得到有效落地。
三是主體培育不夠,沒有形成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由于農村物流市場化程度低,缺少標準化產品,導致市場難以出現品牌影響力大,集聚能力強的龍頭企業。
四是規范化、標準化與信息化發展滯后,資源共享不足。農村物流企業普遍缺乏現代物流意識和先進物流管理理念,物流服務的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等程度低,難以為農產品企業提供綜合性、規范性、全fang位的物流服務。此外,農村物流信息平臺建設缺乏有效地整合,資源難以實現共享。
五是物流人才稀缺,智力支持不夠。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