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農村網絡覆蓋率的提升,我國農村物流市場規模日益擴大。但由于農村居住分散,交通基礎設施較差,農產品種類分散、規模不大,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生鮮農產品易損耗腐爛等原因,目前“農產品上行”之路依然艱難。專家建議可將便利店、郵政等有效整合利用起來,并建立農村快遞合作社平臺集中收發貨,同時大力發展冷鏈運輸。
近日,財政部等3部門發布《關于開展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提出,2018年在全國培育一批能夠發揮典型帶動作用的示范縣,農村電子商務在農村產品上行、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便民服務等方面取得有效進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京東集團此前聯合調查的2018年5月份中國電商物流運行指數顯示,農村電商物流業務全面回升。
專家指出,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發展農村物流,對于打通農產品流通的“zui后一公里”,提升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帶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農村物流前景廣闊
伴隨著農村網絡覆蓋率的提升,農村物流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拓展,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物流體系建設。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建制村直接通郵率達96%,農村地區收投快件量超過100億件。全國農村實現網絡零售額12448.8億元,同比增長39.1%。截至2017年底,農村網店達到985.6萬家,較2016年增加169.3萬家,同比增長20.7%,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鄉村振興不僅意味著讓農民能吃飽,而且產品要能運出來,銷量要大,才能致富。農產品要實現品牌化走出去。”龔英舉例說,比如重慶秀山的土雞蛋,如果老百姓自己去賣大概是每個1元,但放在網上銷售能賣3元一個,刨去物流和銷售的費用,老百姓的總體收入還是比過去高。
我國高度重視農村物流體系建設。例如,2017年,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城鄉高效配送專項行動計劃(2017—2020年)》,計劃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約、協同共享、融合開放、綠色環保的城鄉高效配送體系。今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優化農村快遞資源配置,健全以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節點、村級公共服務點為支撐的農村配送網絡。
想了解更多關于農村物流現況,可搜徐州海派科技有限公司查看更多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