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古代字畫還是近現代字畫,只要是經典作品,都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一線拍賣行藏品征集:秦經理 13101713004 微信同手機號。
應藝術市場雜志社之邀,就近現代書畫收藏鑒賞中的價值取向問題談一點個人看法。當前市場火爆,成交價格屢創新高。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最根本的還在書畫本身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欣賞價值和經濟價值。其中,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是藝術品的內涵,也可以說是內因或必然性;經濟價值則是藝術品的外延、外因或偶然性。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同一件藝術品,其歷史、學術、欣賞價值相同,但實現經濟價值的價格卻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會受社會、經濟、文化、買家條件的影響發生較大差別。因此,我們應該著重研究和發掘藝術品的內涵。只要是黃金,總會有閃光的時候。
書畫作品是一種物質產物,但更是一種精神產物。“緣物寄情”、“物我兩化”,清代山水大家石濤題畫詩中就說:“我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同樣寫竹,唐伯虎“歲寒有貞節,孤竹勁且直,虛心足從容,堅節不撓物,可比君子人,窮年交不易”;鄭板橋“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吾小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雅俗優劣,全由作者而定。對作品的收藏、鑒賞實質上是對作品時代的了解、認識;是對作者思想情操、學識技藝、生命韻律的會話與交流。與其說收藏鑒賞的是物,不如說收藏鑒賞的是人——此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