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院的宣判,街電侵犯來電科技兩項專利成立,除了賠償來電科技共計200萬元的損失之外,*嚴厲的恐怕是要求街電應當在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停止使用被控侵權的產品。
街電夢斷專利,陳歐的夢呢?
5月25日,歷時一年、備受關注的來電科技和街電專利侵權糾紛案,以街電敗訴告終。
根據法院的宣判,街電侵犯來電科技兩項專利成立,除了賠償來電科技共計200萬元的損失之外,*嚴厲的恐怕是要求街電應當在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停止使用被控侵權的產品。
這也意味著街電要在全國范圍內,將涉及侵權的Anker設計12口產品下架,賠錢事小,這個判決對街電恐怕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而作為街電的大股東和高調的投資人,陳歐不可避免的要被諸多媒體拿來揶揄和對比。
正如古語兵法說的那樣,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法院宣判之前,關于共享充電寶專利是非臧否的公關攻勢先在輿論場中展開。
去年7月,街電或成*大贏家的稿件批量迸出來,并稱“街電”方面已經正式提起了對“來電”的知識產權訴訟。
事實上早在云充吧敗訴之際,業內對專利訴訟的分析就鋪天蓋地,主要集中是這么幾個地方:
一方面是產品。一旦敗訴,現有產品必須下架,下架不比上架容易,怎么收,放到哪兒,后續產品服務怎么辦,都是很大的問題。
其次是自主研發。重金投入打了水漂,那么自己研發好了,但研發新產品又需要時間,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元氣。而從街電目前公布的數百萬共享充電寶數量來看,壓力不可謂不大。對于街電來說,臨時掉頭,硬件研發+生產,周期至少6個月,而這會讓市場真空放給競對。
還有一個隱藏的風險是商家。共享充電寶本質上是依賴線下資源和點位的。如果商家態度轉變,尤其是有商戶被告上法庭,要求承擔連帶的賠償責任,為避免惹上官司,商家在允許共享充電寶入駐一事上,態度或許會更加謹慎。
對于用戶來說,*大的隱憂就是押金問題。按照街電官方所說“坐擁6000萬”用戶,一旦侵權,后果不堪設想。
目前來看,敗訴導致的連鎖反應會極大地影響了品牌和價值,對于行進到下半場的共享充電寶比賽來說,戰斗會變得更加焦灼和激烈,在先前的小玩家悉數離場之際,一旦下場,就意味著比賽結束。
24小時免費咨詢:王蕾13848719010(微信同號) 漢唐知識產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