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擱,亦稱腕枕,古人用于書房文案之用,主要為寫字輔助用具。古人寫字不像現代人可使用多種筆具,毛筆是唯一的選擇,當他們飽蘸濃墨揮灑于紙上,尤其是書寫小字體時,加上古人書寫習慣自右至左,稍不注意衣袖上就會沾染上紙面上的墨跡。還有炎炎盛夏時節,書者的手臂上容易出汗,如果過于接近而洇濕紙張,會影響書寫效果,這樣一來,能墊高手臂使衣袖與紙張保持一定距離的臂擱就應運而生了。臂擱材質多樣,簡單實用,也有一些隨著季節變化而使用各種材質特意制作的臂擱。
藏品——和田玉臂擱
此款臂擱為和田玉材質,臂擱的材質很多,其以竹雕最為常見,和田玉材質實屬罕見見。此件作品通體呈褐綠色,拱橋形狀,長9公分,寬5公分,重約200克。上刻有纂書字體,年代比之明清盛行時期更加久遠。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臂擱不是文房中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不一定每位文人都備有臂擱,筆墨紙硯是書房必備用具,而臂擱可有可無,只有那些有情趣的、有經濟能力的人才會使用、收藏它,臂擱在文房用品中屬於錦上添花的東西,所以說臂擱是書房里的奢侈品。
今日之書寫,已不再使用筆墨。甚至今日已不再書寫。故臂擱亦無用武之地,淪為純粹的玩物。摩挲把玩之際,偶以其敲肩拍背,倒是十分舒爽——此乃意外之用,不亦快哉!——巨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