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錠介紹:巨尊出品——銀錠50兩
中國古代貨幣。即熔鑄成錠的白銀。始自漢代,其后各代皆有鑄造,但流通不廣。至明代盛行,但不是國家法定銀錠貨幣。至清,始作為主要貨幣流通。重量不等,因以“兩”為主要重量單位,故又稱銀兩。
銀錠,這種承載著悠久貨幣文化和歷史的古代錢幣,雖然已經退出了商業舞臺,但它現在的價值卻是不容忽視的。銀錠是經由銀匠之手鑄成,因此每一件銀錠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現今存世的古代銀錠,非常稀少,而銘文錠更是不多見。如今,古代銀錠作為一種珍貴的收藏品,被各路專家學者及收藏者們爭相看好。
專家提示,別看銀錠是一種古代貨幣,但是其存世量并不多。1933年,中國幣制開始廢用銀兩,加上大量白銀外流,因此銀錠在市場上總存世量較少。另外,銀錠具有較高的保值功能,近幾年價格暴漲。
古代銀錠的市場價值怎樣:
歷史銀錠收藏異軍突起,拍場稱雄,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收藏者、研究者、投資者進入銀錠集藏領域。在國內不少拍賣公司舉辦的專場拍賣會上,歷史銀錠類拍品的成交率都要高于其他錢幣品類。
近兩年明清銀錠價格的火速上浮,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和收藏者,也造成了銀錠價格的極速飛漲。拍賣市場上一鳴驚人的清代“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五十兩銀錠以140.6萬成交,再次肯定了銀錠“不差錢”的潛在價值。2010秋季“古錢金銀錠”專場拍賣上,明代“永樂六年銀作局”五十兩銀錠以356.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創下了銀錠拍賣的*高紀錄.
清代是中國銀錠鑄造和發展的鼎盛時期,由于地域不同,鑄造工藝流程不同,各地銀錠的器型各異、形式多樣、名稱繁多,深受銀錠集藏者喜愛。銀錠具有較高的保值功能,近幾年價格暴漲。市場上明代50兩銀錠價格已達三四百萬元,清代*小的銀錠也達百元左右。
銀錠近期成交價格:
1. 五十兩銀錠天寶爐匠全佐澳門中信2013年春拍以330萬成交。
2. 明末“大順貳年鎮庫銀”壹佰兩銀錠北京雍和2011年春拍以364萬成交。
3. 明代四川一百兩銀錠華夏國拍2014年秋季拍賣會金錠專場395萬成交。
4. 五十兩古代銀錠深圳2015年私下游艇洽購會以460萬成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