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于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盡管只有十余年,13615862070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大清銅幣(戶部)”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大清銅幣(戶部)”之所以名氣大是由于他的歷史性和珍稀性決定的。尤以當制錢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
藏品出手上門交易聯系胡總:13615862070 微信同號
大清銅幣當十(鄂)
此枚“大清銅幣”錢幣正面珠圈內為“大清銅幣”,中心鑄有一個“鄂”字代表地名,珠圈外上緣鐫滿文,旁側鑄漢文干支紀年“丙午”,下緣鑄“當制錢十文”,左右為“戶部”;錢背上鐫有“光緒年造”,周圍有英文環繞,中央紋有神龍,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且龍身紋路精美,看上去仿佛是神龍翱翔天際的油畫,極其瑰麗,用手去觸摸,可以感受到清涼的表面凹凸有致的龍紋與鑄字,質感相當好。作為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本錢幣具有深遠的紀念意義,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經過歲月的洗禮,此幣包漿入骨,熟舊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跡明顯,邊齒過關,龍紋清晰,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
近年來,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古錢幣的投資收藏漸成熱門,市場目前走勢向好。“大清銅幣”也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收藏者一夜暴富并非神話,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大清銅幣鄂字版是古錢幣中備受藏家關注的部分,在我國發行流通前后不過半個世紀,它在我國貨幣的歷史長河中,僅是十分短暫的一瞬間,但中國銅元見證了中國從封建社會演化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過程,是中國近代貨幣史和錢幣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這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