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于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盡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十七二十局先后鑄造的當十銅圓,各不相同,版式繁多。
藏品出手上門交易聯系胡總:13615862070 微信同號
今日藏品——大清銅幣度支部(十文)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光緒帝在位時開始發行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銅幣也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該幣為“度支部大清銅幣”(款)錢幣,直徑約3.3cm,此錢幣中心以陰文鑄省(局)簡稱“川”,珠圈內鑄“大清銅幣”四字,珠圈外左右有“度支部”三字,上緣鑄滿文及干支紀年“己酉”,下緣鑄“當制錢二十文”,背面中央為蟠龍圖案。相比于“戶部”之稱,“度支部”存在時間十分短,而宣統帝在位時間更是只有三年,可想而知,此枚度支部大清銅幣的稀少程度,收藏價值相對其他版別的大清銅幣更是無法估量。
據中國錢幣史略記載,宣統年造已酉度支部大清銅幣鑄造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宣統三年,天津度支部鑄幣總廠開鑄計值文字銅元,分別為: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其中二十文、十文有紅、白銅二種幣。此類銅元鑄幣不多,不久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滅亡,存世者極其稀少,現今已可遇而不可求。——巨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