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誠心想造車?FF 91已申請2000余專利
上周,新能源車汽車圈最火爆的新聞是總理參觀了豐田工廠,總理當場表現出來的“臉色凝重”,被汽車產業的專家學者解讀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在世界行進水平面前表現出來的嚴峻形勢——中國新能源汽車雖然起步早,但要實現換道超車,依舊要解決大量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問題。專家們指出,總理此舉將激勵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盡快結束野蠻生長階段。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當前國家戰略。不容忽視的現實是,當前國際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博弈異常激烈,對比新能源汽車強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專利后發劣勢日益顯現,專利短板日漸凸顯。
專利布局落后歐美日韓
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僅是傳統汽車廠商與造車新勢力之間的競爭,更成為國與國之間競爭力的表現。
數據顯示,1999—2015年期間,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總計185537件。其中,日本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占全球總申請量的46%,具有絕對優勢。我國緊隨其后占比18%,美、德、韓原創專利申請分別位居第三(10%)、第四(8%)和第五(8%)。
日本在新能源汽車專利布局方面,已經構筑起專利壁壘。
美國在歐洲布局達4269件,占歐洲專利局申請量的24.74%。在我國專利布局達5610件,占我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申請總量的10.51%。在韓國布局達1484件,占韓國知識產權專利申請總量的8.72%。在日本布局達4537件,占日本特許廳專利申請總量的4.88%。
對比日本、韓國和美國,我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專利布局方面顯得大而不強,關鍵核心技術缺乏。專利總量上,日本40531件,我國14128件,差距巨大。
另外,FF公司已經掌握了自主關鍵技術,在中國和美國申請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專利已達2000多件。這些專利涵蓋三電系統、自動駕駛、車聯網、生產和制造領域。特別是大負載電力輸出技術及T型逆變器率先獲得美國專利。研發的充電設備效率達200千瓦/小時(特斯拉為120千瓦/小時左右),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24小時免費咨詢:王蕾13848719010(微信同號) 漢唐知識產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