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電除塵設備
靜電除塵器是利用靜電力(庫侖力)將氣體中的粉塵或液滴分離出來的除塵設備,也稱電除塵器、電收塵器。靜電除塵器在冶煉、水泥、煤氣、電站鍋爐、硫酸、造紙等工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靜電除塵器與其他除塵器相比其顯著特點是:幾乎對各種粉塵、煙霧等,直至極其微小的顆粒都很高的除塵效率;即使是高溫、高壓氣體也能應用;設備阻力低(200~300Pa),耗能小;維護檢修不復雜。除塵受粉塵比電阻影響。
靜電除塵器分類和工作原理
一、靜電除塵器的分類
靜電除塵器分類按收塵極形式、氣體運動方向、清灰方式、收塵區域、極間距、溫度、壓力等有各種分類方法。
1、按收塵的形式可分為管筒式靜電除塵器與平板式靜電除塵器。
2、按氣體在電場內的運動方向可分為立式靜電除塵器(垂直流動)和臥室靜電除塵器。
3、按電極的清灰方式可分為干式靜電除塵器和濕式靜電除塵器。
4、按粉塵荷電和收塵區域可分為單區和雙區靜電除塵器。
5、按極板間距(通道寬度)分為窄間距、常規(普通)間距靜電除塵器和寬肩距靜電除塵器。
6、按氣體的溫度分為常溫型(≤300℃)靜電除塵器和高溫型(300~400℃)靜電除塵器。
7、按處理的氣體壓力分為常壓型(≤10000Pa)靜電除塵器和高壓型(10000~60000Pa)靜電除塵器。
靜電除塵器的工作原理
靜電學是一門既悠久又嶄新,既簡單又錯綜復雜的科學。早在公元前600年前后古希臘泰勒斯發現,如用毛皮摩擦琥珀棒,棒就能吸引某些輕的顆粒和纖維。靜電吸引現象的形成,是現代靜電除塵器理論依據。成功利用靜電學是在1907年由美國人喬治·科特雷爾實行的,是用于硫酸霧捕集的靜電除塵器。他在1908年發明的一種機械整流器,提供了為成功進行粉塵的靜電沉降所必需的手段。這一發明導致了他的成功并使他成為實用靜電除塵的創始人。1922年德國的多依奇由理論推導出靜電除塵效率指數方程式并沿用至今。這些為靜電除塵器的發展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