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塘角屬胡子鯰科,胡子鯰屬.俗稱胡子鯰、塘角魚、塘虱魚.屬熱帶地區養殖品種.為底棲魚類.其喜晝伏夜出.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系雜食性魚類.具有抗病能力強、養殖簡單、周期短、單產高、容易運輸等特點。本地塘角魚肉味鮮美.經濟效益可觀.頗受養殖者和消費者歡迎.成為具有較好發展前途的較水養殖優良品種,
一、本地塘角魚苗放養前準備工作
池子選擇:要求水源豐富,進排水方便,每池面積以1000~1330平方米為宜、池子方向為東兩走向.長寬為3:2底質以壤土*,并有5~10厘米厚淤泥,
池子清整:本地塘角魚苗投苗前7~10天,每667下方米干池用生石灰50千克一70千克進行消毒。閘門、堤岸進行全面修補,池子內圍用機磚砌成高出水面半米高圍墻或用紗窗圍成.以防逃魚。培育水質:池子清整后,進水50~70厘米水深。進水口要紗窗(40目過濾.每667平方米施5~6天發酵糞肥,肥天3—4天后就可放本地塘角魚種。
二、本地塘角魚苗放養密度。
放規格小的本地塘角魚種成活率較低,要求規格為4-5厘米,每667平方米放養2萬~3萬尾魚種,每667平方米措配彭澤鯽.規格4—5厘米,尾.總數20—30尾;鳙魚規格7~8厘米/尾.5尾/667平方米鰱魚規格7~8厘米,尾,15尾/667平方米。
三、日常管理。
本地塘角魚的適宜生長水溫范圍為19~32℃.最適宜生長水溫24~30℃。本地塘角魚種放養后1周內.投喂蚯蚓或鰻料。在池角一處放水浮蓮。起遺鞲、凈化水質、增加天然餌料作用。
飼養1周后,開始投喂顆粒膨化飼料,日投喂量占魚總重量5%~8%.每天2~3攻.分別是早上5—6時和傍晚6~7時,第3餐安排在晚上9~10時.或投喂4次/B(加中午投喂)。投喂量原則是.晚上多于白天。依水溫(尤其22℃上下變化】、季節變化靈活調整。堅持早、午、晚巡塘.防病、防逃、防偷.做好日常工作記錄.其包括用藥、攝食情況等-養殖期內平均水位控制在1米~1 5米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