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器的特征和鑒別方法
明朝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重要發展階段,窯場數目空前增多,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類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過了以前歷代,展示了陶瓷業大發展的局面。
一、造型
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鑒別真偽的重要依據。這是因為各類器型多能確切表現本時代的生活習慣、審美標準、風俗面貌和技術成就。若能諳熟并善于識別其形狀和神態,就掌握了一種比較可靠的鑒定方法。
二、紋飾
瓷器上的紋飾,也和造型一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對于明初永宣青花器上的暈散下凹斑痕等特有現象,在后代的仿品中都不能準確再現。在斷代和鑒別真偽時,觀察、比較同時期與相近朝代其他工藝品的圖案畫意等特征也很重要。例如,明清兩代瓷器的畫面,就與同時代的織繡、竹、木、漆、牙、玉、銅、銀等工藝品裝飾,互有影響,一脈相通;又如成化時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纏枝蓮紋,也與前朝景泰掐絲琺瑯器上紋飾相同。如此等等,便可發現時代的特征,找出共同的規律,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器物,都應作大量細致的對比分析
三、胎釉
就瓷器而論,胎為骨,釉為衣。細致觀察胎體和釉面也是斷代和鑒別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鑒定胎質時,可從器足的無釉處觀察,注意胎土淘煉的純凈與燒結的縝密程度。如著名的永宜細砂底器,露胎處均可見到金屬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色星點或火石紅色;另外明代胎體迎光透視,都顯肉紅色而清代及民國仿品則為青白色。如以潔白細潤著稱于世的成化胎體,迎光透視顯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瑩潤光澤。
四、款識
明代瓷器各代款識千差萬別,憑款識特點來斷代和辨偽也就相當重要。體會各代款識的不同風格,首先可以從研究筆法入手,然后將真假實物款識,相互比照,結合實物,反復審度其字體的結構、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澤的深淺濃淡等。另外,也應當注意總結同一時期及早期和晚期款識不盡相同的變化規律。
征集范圍:
1: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2: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3:書畫:古代字畫,近現代字畫,古籍善本等
4:雜項:青銅器,金銀銅器,紫砂壺,牙雕,印章,古錢幣等
成都蘇博雅拍賣有限公司現向廣大藏友征集古董古玩兒藝術藏品,提供免費專業鑒定服務和交易平臺
聯系地址:成都市高新區香年廣場T3 1210
聯系人:廖顧問
聯系電話:17898167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