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VR+”的應用還正在逐步實現到房地產、旅游、廣告、安全培訓等更廣闊的領域。其實,除了這些傳統行業之外,VR在文物展示和文物保護方面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大家去博物館時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博物館講解員都會以“在x百年,x萬年前”為開始,先把你拉到一個遙遠的時代里去,給你講一個故事,然后告訴你這個文物是怎么來的、做什么的。但是,這種文字描述非常抽象,人們只能靠想象去理解講解員描述的內容。如果用VR來展示文物,觀眾可以全方位的、不受限制的欣賞文物,更會被帶入當時文物所在的世界,也會讓人感受到文物的主人大概是什么樣的人,從而塑造出更加立體的古代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歷史。
這些年來,故宮博物院通過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以及各項高新科技,使國家寶藏“活”起來,一改紫禁城過去的“高冷人設”。在沒有損壞歷史文物嚴肅性的情況下,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故宮參觀。VR除了能夠引發年輕游客的好奇心,還能夠幫助培養大眾的文物鑒賞能力,推廣保護工作的意義,培養新一代青年人對文物保護的意識。
VR是這幾年大熱的新科技,對很多人來說它仍然是讓人興奮的體驗。如今,科技對于文物保護和傳播的作用我們已經有目共睹,希望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智能“黑科技”能最終出現在文物從挖掘到保護再到傳播的各個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