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米辣子苗吳茱萸樹苗
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將成熟的果實。又名吳萸、茶辣,吳辣等。有溫中散寒,開郁止痛的功效。主產長江以南地區。
1、造地、整地:吳茱萸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山坡、平原,房前屋后,路旁均可種植。中性、微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生長,但作苗床時尤以土層深厚,較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為佳。低洼積水地不宜種植。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千克作基肥,深翻暴曬幾日,碎土耙平,作成1-1.3米寬的高畦。
2、繁殖方法:用根插、枝插和分蘗繁殖。
(1)根插繁殖。選4~6年生,根系發達,生長旺盛且粗壯優良的單株作母株。于2月上旬,挖出母株根際周圍的泥土,截取筷子粗的側根,切成15厘米長的小段,在備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厘米開溝按株距10厘米,將根斜插入土中,上端稍露出土面,覆稍加壓實,澆稀糞水后蓋草。2個月后即長出新芽,此時除去蓋草,并澆清糞水一次。苗高5厘米左右時,及時松土除草,并澆稀糞水一次。翌春或冬季即可出圃定植。移栽方法是:按株行距2米×3米。挖穴深60厘米左右,穴徑50厘米,施入腐熟基肥10千克,每穴栽1株,填土壓實澆水。
(2)枝插繁殖。選1~2年生發育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取中段。于2月間,剪成20厘米長的插穗,插穗須保留3個芽眼,上端截平,下端近節處切成斜面。將插穗下端插入1毫升/升(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半小時取出,按株行距10厘米×20厘米斜插入苗床中,入土深度以穗長2/3為宜。切忌倒插。覆土壓實,澆水遮蔭。一般經1-2個月即可生根,4月20日以后地上部芽抽生新枝,第二年就可移栽。
(3)分蘗繁殖。吳茱萸易分蘗,可于每年冬季距母株50厘米處,刨出側根,每隔10厘米割傷表皮層,蓋土施肥覆草。翌年春季,便會抽出許多根蘗幼苗,除去蓋草,待苗高30厘米左右時分離移栽。
隨著吳茱萸品種這兩年的火爆很多種植戶還都在由于考慮和適種當中,其適應能力較強又不生什么病蟲害,周期長的原因導致現在一時半會產量上不來價格猛漲,目前我合作社供應大苗吳茱萸第二年就可掛果40-50公斤左右,三年豐產,希望廣大朋友不要在種什么扦插苗由于周期原因扦插苗至少要在4年才能掛上果,期間行情變幻莫測莫失良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