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之后,電影票房市場規模在快速擴充的同時,國內的影院數量也在同步激增,一線城市局部區域影院飽和、二三線影院市場有待培養等問題日益凸顯,而影院自身人力成本、運營成本逐年遞增而使得盈利空間也在縮水。若要降低影院經營風險就必須在選址、投資、服務上做好功課。
好的選址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是選址,或在某個特定區域內做*的影院,或成為某個區域惟一的影院,而從現階段來看,這兩種情況只有在二三四線城市才能實現;其次,投資一定要適度。若在人流密集的繁華商業圈投資影院,就要相應增加投資成本。若在住宅區經營影院,影院的投資規模就需要與消費群體的大小相匹配。
如果說選址和投資是影院經營成功的基礎,那么服務則是影院形成品牌影響力的關鍵。作為影院經營者,無法決定影片好與壞,但是可以通過提升影院的配套服務來增強消費者的整體觀影感受。
院線公司不妨多與票務網站合作
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任何行業都會或多或少地與互聯網進行銜接、融合,電影產業也不例外。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觀眾在看電影時,不再只依賴于電影院的人工售票服務,更多的人會選擇在網上購票,甚至是選座,使得票務網站成為院線售票的一個重要渠道。
以今年的“十一”黃金周為例,票房黑馬《心花路放》上映6天就已獲得6.1億元的票房,其中有近50%的票房來自于貓眼電影通過互聯網所銷售的。由于互聯網用戶眾多,售出的電影票數量巨大,隨著大量低價票售出,微薄的利潤逐漸累加也能給電影院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
院線公司可以加強與票務網站合作,這不僅能為電影院帶來更多的觀影人群,還能以薄利多銷的方式為電影院帶來更多收益,成為院線售票的重要渠道之一,從而提升院線整體的經營情況。
影院建設初期就需考慮副業
目前大部分電影院線的收入主要依靠票房,而餐飲、電影衍生品、廣告等方面的收入來源相對較少。院線如果想要得到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票房收入,同時還需要拓展、提高影院副業所帶來的經濟收入。這些在影院建設初期就必須要考慮到,預先建設好影院內部的食品、餐飲售賣柜臺,布局好影院大堂的空間以提升廣告收入等。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電影票房存在不確定性,影院若僅依靠票房收入是無法保證其穩定發展的,極具風險。而現在影院副業的市場空間較大,例如可在影院內開辟出幾個會議室,為電影片方和明星提供活動場地,這樣不僅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