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賺的生意--隨車吊 不信你來看看!隨車吊發展市場分析發展
隨車運輸起重機作為一類產品在國外發達國家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較著名的有瑞典的HIAB公司,意大利的PM、FASSI、FERRARI、EFFER公司,奧地利的PALFINGER公司,日本的TADANO公司。日本TADAN公司年產量為3萬臺,瑞典HIAB公司年產量5萬多臺,具有先進的結構形式,大能力的起重量及良好的操縱性能。在歐洲,20噸以下的汽車起重機及室內大噸位設備搬運已經被隨車起重機所代替。而目前國內已形成起重從0.5噸到400噸的系列產品,*大工作幅度達20多米。產品型號雖多,但是從產品性能和分類來看參差不齊。今后市場將如何發展?值得深思。
一、隨車吊必然向自重輕、高性能、功能齊全的方向發展。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呂瑩在北京近日舉辦的“汽車-輪胎跨界發展高峰論壇——汽車市場對輪胎市場影響分析”上發表了一些數據:上一年度我國汽車起重機的總銷量為14096臺,相比前年下降了27.8%。除此之外,小噸位汽車起重機也在逐漸被隨車起重機所取代,上一年隨車起重機銷量同比有18.2%的增長,總銷量達到了11042臺。因此,他表示,在國內市場,汽車起重機受到排放升級、超限等問題而出現了需求不足,再加上隨車起重機逐漸替代25t以下小噸位汽車起重機的需求空間,汽車起重機以往的應用比重在近年來早已不復“輝煌”。然而大型隨車吊不替代小型汽車吊,自重卻也受到國家法律約束。展望國內工程隨車吊的未來發展。
二、中國勞動力人口不斷下降。
中國經營報報道,2015年勞動力規模由2012年的9.37億降至9.11億人,這是中國勞動力人口連續4年絕對值下降,中國人口紅利似乎正在逐年縮水。目前正在出現的變化體現在四個方面:勞動力短缺導致工資上漲、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低于農民工工資增長速度、資本報酬遞減以及勞動力轉移出現負增長。這個變化不是宏觀經濟周期而是經濟增長,是階段性變化,因此我們看不到V字型變化,沒有到底回升的轉折點,而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說的L型的變換趨勢。由于L型的變換趨勢所以必然出現機器取代人力,因而微型,多功能隨車吊必然興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