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教育信息不斷發展,各校都在加大數字化校園建設,但是現在還有很多學校師生所使用的都是類似IC卡的校園卡,基本用途只有飯堂和超市的消費,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擴大空間,接下來,就來分析一下校園一卡通的現狀吧!
一、出現一人多卡
雖說十年前就開始高喊“校園一卡通”的口號,師生只需辦理一張校園卡即可走遍校園無障礙,但經過十年的實踐和完善,實際又是如何的呢?以與微家校合作的某學校為例,每個同學基本有一本學生證、借書證、飯卡和出入證,有些有干部工作在身的同學還會有各式各樣的工作證。你在學校的話,如果你要到圖書館閱覽書籍或者借書,你需要準備好借書證;如果你去飯堂或者超市進行消費,你必須隨身攜帶你的飯卡;如果你想出學校,買火車票獲得折扣的話,飯卡和借書證都不能證明的身份,你就必須出示那本由學校蓋章的學生證。現狀就是,你只拿一張卡在學校是行不通的。
二、管理效率不高
如果你不見了其中一張卡,待辦的時間是讓你無可奈何的。補辦飯卡的時間是一個星期,這就意味著你一個星期不能在飯堂消費了;補辦借書證的時間也是一個星期,要是你那個星期剛好要寫論文或者剛好有本書快到期了,不好意思,圖書館拒絕代借代還;補辦學生證更加麻煩,你需要得到你的輔導員和系主任的證明,還要到處跑行政處才能成功獲得一本新的學生證。這些基本的補辦等待時間不僅久,而且非常不環保,除了增加學生的時間成本,補辦這些證件還需要你繳納一定的工本費。這樣的程序大大減低學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資源的不統一
現在分配的校園卡大部分都有各自使用的領域,各自的信息系統都不相關聯。本來,校園卡的初衷之一就是實現資源共享,減少浪費,提高管理效率,但是現狀就是反而增加管理成本,這些都由資源的不統一造成的。
以上是關于校園一卡通的使用現狀分析,這種種還存在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教育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建設數字化校園,而微家校校園一卡通系統就是專門解決這類學校的問題,讓學校的管理智能化、智慧化,服務于師生,促進教學進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