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堵、停車難,是全球絕大部分發達城市車主共同面臨的難題。*近,“無所不能”的谷歌公司,在旗下谷歌地圖上線了一項全新功能:用人工智能預測目的地停車難易程度,引起了不少車主的關注。
谷歌地圖的新功能靠譜嗎?
這項新功能已經在美國的25個大城市以及歐洲和南美洲的25個城市上線。谷歌地圖用戶在上述城市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對某個區域的“停車困難”(Parking Difficulty)程度進行評級,分為“緊張(limited)”、“中等(medium)以及“容易(easy)”三個等級。當用戶在谷歌地圖中查詢目的地時,地圖上會出現一個紅色“P”圖標,提示該地停車難易等級,協助車主提前作出預判和應對方案。
不過,這一功能剛問世就遭到了一些質疑。因為停車難易評級是通過歷史數據以及谷歌內部數據分析而得出來的,而信息源則主要依靠眾包的方式,通過用戶主動共享地理位置并給出評級而獲得匿名數據,在此基礎上結合機器學習,對即時的停車情況進行分析預測。這一套體系存在的問題在于,用戶人工提交的信息很難確保準確性,而且實際停車情況復雜多變,供需信息即時變化大,因此系統很難確保分析預測結果反映的是*新的真實情況
當然,谷歌地圖的“主業”并非提示停車難易,所以也不宜對其要求過高。在這一點上,中國的智慧停車行業讓人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而且或許將比谷歌實現得更快、更好。
打破“數據孤島” ,讓智慧停車大顯神威
不過,智慧停車行業內的企業并非一家,由于企業彼此間的數據并沒有實現融合共享,因此,如何打破數據壁壘,匯聚全部的停車大數據,從而基于統一的數據平臺為車主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和服務,是擺在眼前的難題。
值得慶幸的是,政府正在著力推動智慧停車大數據資源的共享和統一管理。在政府的引導下,智慧停車行業內的企業在數據方面的融合協作將變得更為緊密,有望打破數據孤島,抱團形成合力。屆時,有了全國所有停車場的停車大數據,加上人工智能的作用,將對車主出行停車提供更真實有效的參考和指引。車主不僅將一手掌握任何地點的停車難易情況,找車位和繳停車費也變得更加輕松。
盛世e泊車,旨在為客戶打造“標準化、智能化、無塵化”中高端停車場,為廣大車主提供舒心、安全、便捷的星級化停車服務,讓城市停車更簡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