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因為是由天然材料所組成,受著材料本身條件的限制,因而木屋多用在民用和中小型工業廠房的建造中。木屋構造結構包括木屋架、支撐系統、吊頂、掛瓦條及屋面板等。在此中國好木屋為大家介紹一下木屋的幾個小問題。
1,影響木材破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木屋使用耐久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幾方面的作用。物理、化學作用主要是指木材因火災、風化、機械或化學等因素的作用造成的破壞。生物性作用主要是指木材由微生物、昆蟲(包括白蟻)以及害生鉆木動物引起的破壞。破壞木材的微生物有幾種,其中破壞木材強度的以木腐菌為主。
2,木屋為什么會受到的潮濕?
1)雨水;
2)冷凝水,主要由空氣在建筑物內外交換以及水蒸氣對木構件的作用引起的;
3)材料本身的含水率;
4) 基礎部分潮濕的作用。
為了保證木屋材料本身的含水率不成為木腐菌和昆蟲的生存條件,要求構件的含水率應經常保持在20%以下。
對于木屋建筑物,雨水、冷凝水以及基礎部分的潮濕作用都可以通過設計和構造措施解決。
3,木腐菌的生長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木材濕度:通常木材含水率超過20%木腐菌就能生長,但最適宜生長的木材含水率為40~70%,也有幾類木腐菌在25~35%;不同的木腐菌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木材含水率在20%以下木腐菌生長就困難,當空氣濕度過高能使木材的含水率增加到25~30%,就有受木腐菌危害的可能。空氣:一般木腐菌的生長需要木材內含有容積的5~15%的空氣量。當木材長期浸泡在水中,木材內缺乏空氣就能免受木腐菌的侵害。
溫度:木腐菌能夠生長的溫度范圍為2~350C,而溫度在15~250C 時大部分能旺盛地生長蔓延,所以在一年大部分時間中,木腐菌都能在木屋內部生長。
養料: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木質素、戊糖和少量其他有機物質。這些都是木腐菌的養料,同時木材內還容納相當分量的水和空氣,更適合于木腐菌的生長。不同樹種的木材,由于他們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不同,特別是他們的內含物的性質不同,其抵抗木腐菌破壞的能力也不一樣,有的木材很耐腐,有的則很容易腐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