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想個好名字這么難?
原因很簡單,中國常用漢字一共就4000多個,而我國的商標申請總量已經累計超過1500萬,每年還以200萬的申請量在遞增。好的名字早就被注光了。
我們該如何來思考問題,給大家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1、不要再一想名字就去考慮貼靠行業通用詞了,其實做了這個行業這么久,發現在中國很多企業不乏大企業,注冊商標時都格外偏愛行業通用詞,其實我能理解為什么,因為希望自己的品牌被消費一看就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但是問題也來了,在商標法中明文規定,注冊商標是不可以用行業通用詞來表述的,因為這是缺乏顯著性的,就好比世界上的男人和女人,總要起個名字來加以區分,絕對不可以大家都叫男人和女人是一樣的。所以行業通用詞的問題其實在商標注冊中是個很大的陷阱問題。
2、遠離大眾偏愛的詞匯,現在特別亮眼的名字越來越少了,主要原因是因為早期那些容易熟記、容易朗朗上口的名字越來越少了,而時下個性成為了另一個標簽,就是一定要獨特,就好比“滴滴、摩拜、ofo等時下很熱點的品牌”在以前,我相信不可能有人會去想用這樣的商標,其實主要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受眾人群變了,你的消費者在變,你再不個性起來就要落后了,所以商標注冊也是一樣的,大眾偏愛詞已經失寵了,請盡量遠離。
3、盡量起三個字左右的名字,其實現在很多代理機構會建議要4個或更多字,我是不建議的,除非說多字的品牌辨識度很高例如“你說的都對”,除此之外,4個字其實也是風險高壓坑區,為什么,因為商標存在近似風險,任意組合別人的商標也是屬于商標近似的!
4、風險的事大家要用平常心看待了,注冊過商標的企業都知道注冊是沒有辦法保證百分之百成功的,因為商標局掌握了審核的大權,同樣也會存在很多人為因素,因為法律的不確定性還是很大的,那么看待風險的問題就更要在這個時期用平常心來對待,因為注冊量越來越大,注冊難度越來越高,注冊費用越來越低,那么只會帶來一個結果,商標越來越難以注冊了。所以現如今幾率能在70%以上我們都會建議注冊,為什么呢?因為有希望總比沒有強,還有就是你不試怎么知道不行,商標注冊是企業創立品牌的剛需,尤其是“新國貨、新零售”時代的到來那么更是了,因為中國品牌在崛起了,那么品牌保護就更加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