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一件工作,同樣一份方案,同樣一個設計,別人都交口稱贊,可有的人卻馬上能夠看出問題在哪里,而不是人云亦云。這就是評判標準不同。
眼界寬闊,見多識廣的人,判斷好壞的界線就越高。工作了六七年,已經度過了職業生涯的迷茫期,在行業里的人,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評判標準。很多時候,判斷一個人是否能堪當大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的評判標準如何。
在職業生涯成長中,越往后你對一份工作的“評判標準”就越重要。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能力的直接體現。能力強的人,標準一定高。
2. 人脈資源:打造自己的吸引性價值
很多人誤解了人脈的定義,以為“我認識誰誰誰”就等于“我能夠借力于誰誰誰”。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種弱關系,類似于朋友圈的點贊之交;后者是一種強關系,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礎上的回報投資。
是的,人脈資源的本質依然是等價交換。
自己一定要有能為對方提供價值的東西,對方才愿意用相應的資源來交換。這個價值分兩種,一種是給予性價值,一種是吸引性價值。
給予性價值,是你需要不斷向對方展現自己的價值,得到對方的持續認可。比如不斷幫朋友解決一些情感煩惱,或者工作困惑,這是一種被動的人脈投資。給予性價值的問題在于,你不能停止給予。一旦停止,之前的人脈積累很快就會消失。
吸引性價值,是指自己身上擁有的財富,能力,智慧,人格魅力等,能夠主動吸引周圍的人來與你結識。并且只要某一次將這種價值進行給予,以后將獲得源源不斷的回報。著重打造自己的吸引性價值。將自己的能力轉換成一種可見的,持續的價值輸出。它并不會因為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輕易停止。
行業圈子其實很小。越往上走,叫得出名字的人越少。如果一開始跳槽還是靠簡歷,到后面就是靠“名聲”。
名聲,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卻廣泛流傳于人們口中的談資,它是最重要的職場社交貨幣。
寫一份簡歷或印一張名片,可能只需要幾分鐘或幾毛錢。但打造你的個人品牌,卻需要一輩子。
個人品牌,就是“名聲”。擁有好名聲的人,根本不需要多解釋,名字代表一切。請一定花精力經營好它,這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關于如何打造好名聲,三點個人感受:
第一:向上打造,面對老板來打造你的個人名聲。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好交給你的工作,在老板心里建立可靠、高效的印象,以后跳槽帶你飛才有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