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糞便變害為益
養殖業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更優質的畜產品,在解決人類肉、奶、蛋需求的同時,也隱藏著規模化養殖所帶來的環境隱患。畜禽糞便污染日益嚴重,這一現狀如不能及時、科學地解決,勢必影響農村環境質量。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卵及滋生的蚊蠅,使環境中病源種類增多、菌類增大,出現病原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造成人、畜傳染病的蔓延。畜禽糞便排入河流中,使水中藻類生物大量繁殖,破壞了水體平衡,使的水體變黑發臭,影響人們的飲用水安全。畜禽糞便及其分解物進入空氣中,對人體和動物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和危害。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農作物生長所必需的氮、磷、鉀等營養成分和大量的有機質,把畜禽糞便進行好氧、高溫、發酵等無害化處理后,有效殺死糞便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蟲卵等,大量減少了對動物和農作物的危害,再利用綜合制肥技術,把畜禽糞便轉化為農作物必需的有機復合肥。
在2013年底成功研制出畜禽糞便發酵設備,成功解決了畜禽糞便處理困難的問題
智能高溫好氧污泥處理工藝是將畜禽糞便、脫水污泥和秸稈等農業廢棄物以及回流物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含水率達到設計要求的60-65%后進入處理系統,通過渦旋泵向污泥中送氧,并且在液壓翻拌裝置和污泥自身重力作用下逐層下落,一次發酵過程持續8天,使物料進行充分的好氧發酵分解,分解過程中釋放的熱量能夠使污泥自身溫度升高,能夠達到80℃,發酵過程中污泥的水分不斷蒸發,部分有機物被分解、腐熟,從而使污泥體積減小,到達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處理目的。設備配置氧氣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通過PLC信號計算送氧量和溫度自動調節,在通風、充氧、攪拌等作用下,控制污泥發酵溫度在55~65℃之間,達到污泥發酵處理的溫度,在此溫度時,能夠使污泥堆體中的大量病原菌和寄生蟲死亡,達到污泥無害化處理的目的。處理后的物料一部分作為回流物料與新進物料混合,大部分經過包裝后作為有機肥料出售,實現污泥的資源化利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臭氣經過收集系統進入除臭裝置達標排放,避免二次污染。系統配置電輔加熱,保證低溫環境下迅速達到發酵條件,確保低溫環境下連續生產。 |
|